日前有關香港革命青年移民台灣的文章裏,談到內地升學的學生全部回流,指的是中國內地留學生全部回流,在英美疫情和排華影響之下,內地留學海外的學生會全部回流,正好填上香港革命青年出走台灣留下的空缺,且是以優補劣,改善香港本地的人才結構。
近年,香港往內地升學的人數增加,反修例動亂之後,在革命青年以外,會有更多懂分辨是非的學生,捨香港政治化的大學環境,回內地認真地學習。
他們在內地升學之後,多數不會回港,主要是內地與香港發展機會差別巨大。除非中央政府督促特區政府在香港社會和大學清洗「港獨」的流毒,否則的話,香港難以回復安穩來發展,年輕人怎可在香港有發展機會呢?
雖然香港現時的薪酬水平高於內地大城市,但是就業狹窄和困難,升遷機會低落。在深圳、廣州等地工作,幾年工作發展便可以趕上香港的收入水平,而且生活成本、質素都優於香港。希望有所作為而不是靠父母維生的,當然會選擇內地而非香港,在內地發展再回香港,條件便不同。
中美矛盾,美國長期與中國為敵,中國也不會再如前甘於受辱。香港夾在中間,必然會面對美國的打擊。中國則不會把香港放棄,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正是以深圳、廣州和整個珠三角來支持香港。但是,在美國打擊之下,香港再不能依恃殖民地留下的英美體制,必須轉型革新。在轉型的過渡裏,發展必有陣痛,香港舊有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也必然反抗,甚至勾結美國,反修例動亂已是例子。
這幾年香港不會平穩發展,而大灣區發展規劃把香港加進全球競爭力最強的珠三角,形成七、八千萬人的經濟體,實力可比南韓而勝台灣。但香港融入珠三角,再不是過往加工貿易時期靠剝削民工致富,而是要依靠科技知識管理與創新。香港在這些方面都遜於深圳、廣州,融合便是要真正的合作,而且是一體化的合作。
香港需要體制、文化、知識與人才革新,在這個過程裏,內地的港漂生可起作用,但最主力、最有條件的應是內地升學的港生,他們會比港漂更好地把香港與內地(珠三角)連接融合,更新起來。這將是下一代香港和大灣區創業者的群體,可以把香港全面脫胎換骨。
港生在珠三角着力於大灣區的發展,內地海外留學生回流到香港。這兩方力量認真合流,香港與所屬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會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