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現實版《農夫與蛇》

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中國在控制了本身疫情後,逐漸加大對其他國家的援助力度,既出錢又出力,雖然獲得一些掌聲,但也受到不少非議。這些非議主要來自西方輿論,有的質疑中國對外援助是「贖罪」、「政治宣傳」、「打造全球領導者形象」;有的則刻意炒作中國醫療物資的質量問題,將「中國製造」說得一無是處。可見這年頭好心未必有好報,「我本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無可否認,在需求急增而趕工生產的情況下,未必所有中國醫療物資都能盡如人意,但瑕不掩瑜,相信絕大多數產品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否則中國不可能迅速控制疫情。西方刻意炒作所謂的質量問題,不是出於偏見,就是別有用心。有的國家並非在中方提供的企業名單裏訂購口罩,而是自行尋找貨源,將一般口罩當醫用口罩,然後批評中國產品不合格,這不是胡攪蠻纏嗎?有的國家不當使用病毒檢測試劑,然後批評中國產品錯誤率偏高,這不是本末倒置嗎?至於美國將中國口罩拒於門外,更是完全出於私心及政治考量,美國國內一個N95口罩售價漲至二十多美元,如果准許中國口罩進口,美國相關企業豈不是要關門?

西方國家就是如此不可理喻,明明疫情失控,急需援助,還要諸多挑剔,恩將仇報,可見他們始終改變不了傲慢與偏見。實際上,這些國家普遍面對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愈是抹黑中國產品,愈不利於本身抗疫,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反而中國大可不必多管閒事,既然人家不領情,何必自討沒趣?

《農夫與蛇》的寓言大家耳熟能詳,農夫救了凍僵的毒蛇,卻被反咬一口,臨死的時候才痛悔道:「我欲行善積德,但學識淺薄,結果害了自己,遭到這樣的報應。」沒錯,行善積德既要看本身能力,也要看幫助對象,過去中國做了不少以德報怨的蠢事,現在正是重新檢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