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漏洞百出 打工仔苦不堪言

港府史無前例推出一千三百七十五億元防疫抗疫基金,當中八百億元用於「保就業計劃」,只要僱主承諾不裁員便可申請為期半年的工資補貼,每名僱員每月最多可獲九千元資助。看似大手筆,其實漏洞處處,隨時只有僱主受惠,失業人士更慘被排除在外,只能自生自滅,再次反映廢官思慮不周的冰山一角。

無可否認,港府今次動用財政儲備救市紓困,出發點正確,冀透過資助讓水深火熱的行業捱過疫情,減少裁員,保住就業。可惜眼高手低的施政陋習不改,計劃漏洞百出。最明顯的是在疫情期間不幸失業的打工仔,以及「炒散」的非正式僱員完全沒有受惠。特首林鄭月娥坦言沒有供強積金和沒有交稅人士,很難評估其收入情況,故除了飲食、建造及運輸三個界別的自僱人士會獲另類補貼,其他人士愛莫能助,頂多放寬失業綜援的資產審查。多個政黨及工會均要求設立失業援助金,惟港府至今置若罔聞。

更令人反感的是,港府只要求僱主承諾不裁員就可獲發資助,但如何有效監察卻付之闕如,只依賴打工仔舉報,簡直不負責任。正如有酒樓服務員指出,她被安排放無薪假已經逾月,質疑僱主在領取補貼後「袋落自己袋」,打工仔也無從得知;退一步說,即使僱主將補貼用於支付員工薪金,但仍然要他們放無薪假,即他們只能支半薪,難以解決生計問題。此外,僱主領取補貼後,若聲稱員工犯錯而藉詞解僱,再另聘工資較低的員工,維持員工數目不變,則受惠的仍然是僱主。更須指出,計劃無規定僱主不能減少僱員薪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甚至明言僱主只向僱員支付一成薪金,政府亦會協助給予五成資助,變相鼓勵僱主減薪,與其如此,何不將資助直接發放給打工仔?

仍然受僱的打工仔尚且有被剝削之虞,失業人士更同等死無異。最新公布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三點七,創九年新高,而且這個數字還是滯後,真正失業人數沒有最多、只有更多。這些失業人士大都是手停口停的基層打工仔,就算放寬失業綜援申請資格也只是聊勝於無,工會形容此舉等同「要工人賣晒啲資產去申請」,根本不切實際。難為羅致光大言不慚聲稱計劃難以做到滴水不漏,將見死不救合理化,令人齒冷。

當然,計劃最大的問題還在於一個「慢」字。正如本報「正論」昨日指出,「全城水深火熱,救市紓困要快」,偏偏基金最快六月初才接受申請,六月底才發放,「救命錢」居然要拖兩個月,叫瀕死商戶情何以堪?何況港府素以效率低下見稱,最怕拖到暑假,資助仍未到手,導致更多商戶倒閉。

古人說,「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意謂處理國家政務,思慮貴在周詳,推行必須用力,計劃在於眾人,決斷在於個人。偏偏港府恰恰相反,既沒有全盤計劃,又不懂集思廣益,更不知果斷決策,政策原意再好,結果也是拖拖拉拉,甩甩漏漏,得物無所用。再不堵塞漏洞,加快審批,過千億元公帑只會付諸東流,保就業、振經濟亦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