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大刀闊斧紓困 派錢立竿見影

財政司司長公布二○二○至二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當讀至「我會向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這句的時候,收睇直播的觀眾都叫好或發出掌聲,可見財爺回應了公眾期待已久的渴望,大受歡迎。整份預算案動用空前的一千二百億元紓民困。

以一個普通有交薪俸稅的打工仔而言,在這份預算案宣布後,即時已感受到多少的獲得感了。除了一萬元「利是」,若需交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可寬減百分之百,上限二萬元。全港百多萬長者以及涵蓋五類福利金受助人可出多一個月雙糧外,同樣都可有一萬元「利是」,倘屬租住公屋的低收入租戶,還獲政府代繳一個月租金。毫無疑問,這份預算案在紓解民困上是大刀闊斧、傾盆大雨、貼近民意,回應了市民訴求。

事實上,全港市民在飽受近十個月的天災人禍後,早已在亂港派黑色暴亂和「三罷」的「攬炒」下,水深火熱。再加上近兩個月新冠肺炎的疫情打擊,真是如財爺所言:「風高浪急、荊棘滿途」。如果政府紓困的政策是「唧牙膏」,或者是「小恩小惠」、「買鹽唔鹹,買薑唔辣」的話,必然令政府的民望再暴瀉。

吸取教訓 減省手續

好在財爺吸取了教訓和聽取了公眾意見,這次「派錢」,派的「餡」派得到位及有分量,令市民可分享經濟成果,得到獲得感。另方面,是全派給所有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避免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不必要矛盾。誠然,對「派」的對象當然也有異議,如為甚麼非永久性居民沒有?又如十八歲以下為甚麼欠奉?億萬富翁也獲一萬元是不公平?已居海外的有「三粒星」的港人也受益是不合理等等質疑。對此,財爺只能在公平的角度上用尋找最大公約數的原則來處理,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最重要的是「派」也要盡快及盡量避免浪費公帑,如上次派四千元為免被罵不公平,需審查資產資格,手續繁複,令申領者邊申請邊罵娘。所以「派」一定要立竿見影,絕不能再拖拖拉拉,因為救災如救火。目前財爺希望爭取在今年暑假初期開始「派」,並已經把「波」交到立法會的手上了,就看亂港派議員還要拉布拖延否?

曾記否在曾蔭權當特首的年代,筆者時任地區直選的立法會議員,遇上時任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要「派」六千元。但政府開初不打算直接「派」,為此,當時建制派議員經多次約晤爭取不果後,筆者與眾建制派議員緊急約見當時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交涉,力陳不直接「派」的得失危機,並表明若政府一意孤行,只能迫使建制派議員投下不願投的票。終在最後獲當時政府最高層一致接納,實現直「派」六千元。這次陳茂波司長從善如流,沒出現如曾俊華當時的風波,令大家讚賞。

筆者再次促政府效法過去的成功經驗,透過關愛基金幫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同時呼籲經濟富裕的人士把一萬元捐作公益,幫助更多更有需要的人。為了令社會更多人做好事,行政長官及問責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等薪高糧準的建制人士,最好自動自覺帶個好頭捐出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