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香港正鬧口罩荒,一個難求,但近日有記者走訪市區藥房,一盒五十個口罩賣二百多元,店員說一整天只賣出一盒,貨物多的是。若然果真如是,荒情就沒想像般嚴重了。
本文刊出的前一天,筆者特地到鬧市的藥房及零售店走走,口罩、消毒水、白米、衞生紙一應俱全,當然價錢會比平時高。我走訪了超過十間藥房,統統有口罩買,售價不等,由平均四元一個的印尼貨,到二十多元一個的日本貨都有。如取中庸之道,選擇新加坡醫院用的外科口罩,平均每個是五至六元,貨物供應充足,在我走訪期間,沒見過任何一間藥房有客人正付款買口罩,這些貨品只是「擺多過賣」。
面對新冠病毒肺炎,醫學專家曾提醒市民,消毒雙手比戴口罩重要,所以酒精搓手液的缺貨程度,一度僅次於口罩。但我在各藥房所見,搓手液多的是,甚至有店員要戴上掛耳式咪高峰,不停高聲叫賣,使我聯想起小時候在深水埗見過的江湖賣藥佬。這些產品的售價,高的六、七十元,便宜的十多二十元也有。
既是如此,香港人自製的搶購荒大可不必,我們只是在自己嚇自己。寫到這裏,一定有讀者批評在下:陳先生,你說的好聽,五、六元一個口罩,誰用得起呀!對的,首先自我申報,本人到目前為止,也沒買過這類抬高價的口罩,只是用每個兩元以下的「平嘢」,而且還在省着用。況且,對最基層市民而言,每天多一元支出也是負擔,莫說多五、六元,所以我一直贊成政府補貼弱勢社群。
但對於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其實不必過分為缺貨擔心,如今是一份報紙可售十多元的年頭,必要時每天花數十元去為家人買口罩,也不是完全不能負擔,如能想通這一點,或許很多人就能冷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