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疫情出現,最大的危險是人心不穩,謠言滿天,以及人民互相排斥、攻訐、衝突。疫症本來便是危險,需要各方協力才可以對付,把協力變成攻擊、扯皮,把應該集中的力量分散,結果是疫症本應可被圍而剿滅,卻變成令瘟疫失控,擴大災害的程度和範圍。
政府有百般不是,但在疫情面前,若政府已緊急應付,過往的失誤應留待疫後追究。當前政策措施不足,社會各界應提意見要求改善,而且更應民間動員去補足政府措施的漏洞。社會整體的目標是盡快抑止疫情的傳播,減少病亡人數。
政府已限制通關,卻面對大批本港居民春節後從內地返港。有病徵的,無論是本港居民或外地居民(也不限於內地),要接受嚴格的檢查測試。患病者隔離治療,有接觸者同樣隔離。在缺乏預防疫苗和專門有效治療藥物之前,這屬唯一的方法,同時讓更多人在家中自我隔離,減少染病機會,讓疫症在散播的高峰期之後,逐步消散。
沙士及其他流感初起未明之時,都是這樣的處理方法,也相當成功。今次亦一樣,香港拒疫於境外已失守,疫情已在社區傳播,受威脅的人群和直接、間接染病及需要隔離的人數眾多,對醫療系統產生巨大的壓力,也使社會有關物資供應緊張。但是,只要各方配合,公私合力,減少公共活動,讓民眾(特別是高危者)可以盡量在家居自我隔離,疫情散播的機會便會減少。不過,面對挑戰,醫護人員須走在前線,不能因為各種不合理的原因而臨陣退縮,或故意搗亂,影響防疫抗疫工作。
一些人主張的全面封關,一是躲避不了大量本港居民春節後返港帶來的挑戰;二是在市內製造出恐慌,在謠言到處的情況下,封城帶來的人心不穩,各種搶購衝突會暴增,使原來緊張的物資、人力更形短缺,也牽制着政府和醫療系統防疫抗疫的能力,且對孤寡窮苦的長者和單親家庭造成額外的打擊。封關不切實際,會弄巧反拙,一些醫護人員以罷工要挾政府,與反修例的暴民繼續打砸燒來要求封關,都是破壞,對社會造成大損害。
更令人擔心的,首先是針對內地居民,跟着是針對從內地返港的本港居民,然後是染病居所的其他人。若疫情加重,謠言更多,香港一些居民的標籤歧視以至排斥攻擊的情況會惡化,政府要分心排解和制止暴亂再起,只會令疫情容易失控。
社會應做的是從民間開拓防疫物資的供應,分發給弱勢居民並伸出援手,把政治糾紛留待疫情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