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特朗普政府發動的中美貿易戰只是一個切入口,最終要把戰火燃燒到中國的科技、製造業、金融、國防軍事等關係國家實質發展和整個命運的關鍵領域。早在冷戰初期,新中國成立之時,西方帝國主義就把打貿易戰——那時叫貿易封鎖——當成對付「共產中國」的武器。一九五○年「巴黎統籌委員會」成立,這個秘密組織由十七個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組成,其功能就是「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實施貿易管制」,美國政府在一九五四年的一份文件中「點名」中國,「對共產黨中國的貿易管制,不僅要阻礙其戰爭潛力本身的增長,而且要阻礙其工業化」。
而中國要奮鬥實現的現代化正包括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是其他「三化」的基石,工業化的根基和確立一直是重工業和製造業,此乃晚清洋務運動、工業救國時期就被國人所明白,因為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可能「自強」,才能對抗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對抗捱打,免於被瓜分、被奴役的命運。
這個民族自強方向和發展戰略,毛皇帝做過總結,他說:「我國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共計一百零五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後一次,即抗日戰爭,由於國內外各種原因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告終以外,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毛皇帝警告說,如果不在今後幾十年內,爭取徹底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後於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態,捱打是不可避免的。
那時候,由於封鎖,中國要自強免於捱打,在發展經濟和科技上只能靠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工業和科技在工業規模和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市場和引進學習,有了迅猛發展,對外展現在「可貿易」力量上。美國遂以此開刀,對準「中國製造2025」,對準中國的航天、先進戰機、特種船舶、量子通訊、信息工業等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