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不可或蕨

賞花者獨愛其花枝招展的美態,愛樹者則驚嘆其高入雲天的巍峨聳立,唯獨喜歡賞蕨者少之又少。蕨類植物無花無果,難引人注目,但其獨特形態,且對生態有重要價值,使之亦有捧場客。為提升大眾對蕨類植物的認識,有團體日前舉辦賞蕨活動,帶領生態導賞團尋找其蹤迹,講解蕨類植物的特徵與特性。

環保組織TrailWatch日前舉辦名為「心向群山 『蕨』戰山頂」活動,請來蕨類植物愛好者Smith Wong帶領數十名參加者前往山頂盧吉道探索蕨類。雖說蕨類植物在全港隨處可見,無論郊野公園還是馬路邊都看到,但山頂潮濕的環境適合蕨類生長,故能大量發現其蹤影。活動於早上九時半開始,雖然部分參加者本來尚有睡意,但到達山頂後漫山遍野的蕨類足以讓所有參加者精神抖擻。

無花無果 靠孢子傳播

「呢棵就叫鐵線蕨,見唔見到中間個柄係黑色,好似條鐵線咁。」Smith帶着參加者走走停停,皆因走兩步又發現蕨類植物。他指,本港有超過二百四十種蕨類植物,其中不乏極為罕有的品種,說着他又介紹眼前另一種本港常見的華南毛蕨,該蕨擁有深棕色披針形鱗片,由於與含羞草的葉相似而常被誤解。Simth指,雖然蕨類植物品種眾多難以分辨,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無花無果,繁殖需透過葉底的孢子傳播,若然翻起葉子,便能發現底下布滿密密麻麻的孢子。

愛花者眾,愛蕨者少,Simth當初也因種花而誤打誤撞愛上蕨類。他憶述十多年前種植紫羅蘭時,旁邊長出了一棵蕨類,自此便細心培育它,亦產生對蕨類的興趣,更特意到花墟及郊外尋找蕨蹤。他指,雖然蕨類沒有花的美態,顏色亦不算艷麗,但在生態中擔任「先鋒者」的角色,不論石屎牆還是水泥地都無礙它們生長,當蕨成功在沒有土壤的環境中落地生根,便有機會堆積有機物,使該地方變得適合其他植物生長。

生長路邊 易被當雜草

蕨類如此可貴,可惜它們面對「內憂外患」,Smith指的內憂,就是全球暖化進一步收縮蕨的生存空間;外患則是人為發展帶來的破壞。他指,由於蕨的孢子難以在人工環境下長時間保存,就算要復育亦非易事,加上部分蕨類生長在路邊,政府外判清潔工未必有相關知識,有時會把它們當作雜草清除。他希望能盡力提升大眾對蕨的認識,繼而共同保護它們。

圖:吳啟偉/文:劉燁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