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跨學科團隊 緩解長者痛症

不少長者因關節退化患上慢性痛症,影響日常生活及社交,更容易衍生情緒問題。中文大學昨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患慢性痛症的六十歲以上研究範圍的長者當中,高達九成人有兩個或以上疼痛部位,以膝部、背部及肩膊為主;受痛症困擾者有四成人出現輕至中度的焦慮症狀。中大學者指,這些長者多因痛症而足不出戶,因而身體加速退化,痛症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院長黃仰山昨表示,慢性肌骼痛症是指身體間歇或持續出現三個月或以上的痛楚,多由受傷、肌肉關節勞損、關節退化或慢性發炎等引起。慢性痛症不但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引起負面情緒,過往有研究發現高達七成長者受慢性痛症困擾,不少長者需長期服止痛藥,或選擇長期在家休息,結果誘發焦慮及抑鬱,關節亦加速退化。

拉鬆肌肉 配合穴位治療

中大去年開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長者痛症緩解計劃」,招募近四百位六十歲或以上且有持續痛症的長者,接受研究及緩解痛症服務,發現九成納入計劃的長者有兩個或以上疼痛部位,以膝部最多;當中四成長者出現輕至中度焦慮;近八成納入研究者有衰老加劇情況,近兩成更患上少肌症先兆。上述計劃以跨學科團隊到訪社區長者中心,教導長者做紓緩痛症的伸展及復康運動,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護士及中醫等,亦設太極及普拉提等興趣班。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副教授薛詠珊表示,上述運動透過拉鬆長者肌肉及訓練肌肉力度來緩解痛症,亦配合中醫穴位治療。薛希望運動有效改善長者痛症,減少藥物及手術治療。她鼓勵長者多外出伸展,即使參加坊間的廣場舞也能活動身體,總比足不出戶為好。計劃會繼續招募一千二百名六十歲或以上患至少持續三個月痛症的長者參加研究,有興趣者可致電2609 5628查詢。

婆婆復康半年 不用手術

今年七十五歲的李婆婆有膝關節痛多年,膝痛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平時外出,走十五分鐘路已要停下休息。乘搭交通工具時,她亦因膝部僵硬無法屈曲,需伸直雙腳,惹來旁人異樣目光。她輪候公立醫院膝關節置換手術多年仍未等到,於是參加上述計劃,經過半年伸展及復康運動後,有效改善了痛症,膝關節亦屈曲自如。她說,想不到簡單的運動便能解決多年痛症,現可能考慮取消做手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