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當年「小部隊」戰術 閃電攻陷伊拉克

【本報綜合報道】過去三十年,美國對中東發動三次大型戰爭,其中兩次針對伊拉克,最終推翻薩達姆政權;一次針對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在最近的戰爭中,以美為首的聯軍○三年三月二十日發動第二次海灣戰爭,從海陸空對伊拉克發動立體飽和打擊,以三周時間攻陷巴格達。

該次戰爭的特點,是美軍執行了時任防長拉姆斯菲爾德構思的「小部隊打大戰爭」思想,僅以步兵第三師、第一○一及第八十二空降師三個師為主力,在英、澳等聯軍支援下,利用高科技軍事手段和空中優勢,以小股兵力快速切割、擊潰約四十萬伊拉克正規軍,並搶佔油田。

當美軍第三師從科威特西北向巴格達進發時,美軍空降部隊則插入伊拉克各地要衝,包括進入北部山區與庫爾德武裝部隊會師。美軍小股部隊還孤軍深入,快速逼近至巴格達城外,擊潰伊軍鬥志,大批政府官員投降。

戰事拖8年耗6萬億元

不過,當時美國並沒有採取突襲方式。小布殊政府在宣戰前,以伊拉克藏有大殺傷武器的虛假情報,向薩達姆父子發出最後通牒。在此之前,中情局先遣隊早於二○○二年七月已潛入伊拉克,秘密買通部分伊拉克將領,令他們在戰爭爆發後放棄抵抗。不過,美軍並未能在戰爭初期擒獲薩達姆。這次戰爭一直拖到二○一一年,淪為美國難以抽身的消耗戰。美國用於戰爭的直接開支高達逾八千億美元(約六點二一萬億港元),經濟代價逾三萬億美元(約二十三點三萬億港元),超過韓戰軍費兩倍多,甚至接近二戰費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