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修例風波暴亂七個月未止,進入新年朝廷駐港機構大臣變動,走了王志民,來了駱惠寧。朝廷此舉很有意思,要說應該對暴亂之發生和不止造成一系列嚴重惡果負起責任的,應該是特首林鄭月娥,然而偏偏是駐港大臣倒了八輩子血楣。較早時,王志民和林鄭月娥一起參加活動時還滿面春風的說,「西環中環行埋一起幾好呀」,不料,未行多遠,王大人「先行一步」。現在來了駱大人,會和林鄭繼續「行埋一起」嗎?能行多久呢?又或者林鄭會步王大人後塵,離開「中環」嗎?到時又會有哪位香港新貴和駱大人再「行埋一起」呢?天威莫測,誰知道呢?
不過,有一點大家看得清楚,朝廷今次處理香港風波暴亂涉及的人事問題、責任問題,還是政治官場的老套路——對親者嚴,對疏者寬。王主任是「自己人」,是「同志」,是「我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要嚴格要求,出了事,要從嚴從快處理。特首林鄭是「外人」,總要客氣一些,禮遇一些,出了問題要多鼓勵、多指導、多理解、多支持,對她「高標準、嚴要求」不適宜,她也做不到。何況在「一國兩制」局限下,朝廷不對「港人治港」寬鬆一些也不行。朝廷夾袋中並無幾個「合適」當特首的港人,要把他們「委任」當特首,手續很麻煩,要千方百計做好選舉委員會的工作。而選委會中的建制派雖說佔多數,但山頭林立、各有偏好,朝廷看上的人,他們未必看得上,朝廷要「協商」他們,往往傷透腦筋。因此,對於香港特首的更換最好能不動就不動。
這種親者嚴、疏者寬的做法,太平歲月沒有問題。如今發生了七個月屢「平」不止、愈演愈烈的亂,就是大問題了。可以肯定,換走了王大人,調來了駱大人,如果朝廷對特首林鄭七個月來綏靖求和的方針「同情、理解、支持」如故,那就意義不大,止暴制亂、深層問題都難真正解決。因此,對香港問題之處理,首先是路線,其次才是人。現在新人已至,路線有變嗎?是由軟而硬還是軟上加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