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害己害人

廣州一位教授說,回歸後香港已變成二元經濟。信焉!故友曾澍基亦提香港曼哈頓化的二元論說。

香港回歸後最突出的轉變,是特區政府失掉了英國殖民地時政府的相對獨立性,基本上被既得利益勢力所挾持。香港經濟走上了全面的金融化、房地產化,排斥所有其他產業的發展機會。而金融化、房地產化的發展趨勢卻愈來愈離岸化。投入地產的資金,早已通過樓價大升和金融化收回撤走,變成了泡沫資產,大部分被港人購買,利潤轉移外出,資產負債卻留在香港,由社會來負擔。港商在珠三角加工貿易賺的錢,亦大部分流入地產去,資產面值可以倍增。一旦未套現,仍然屬泡沫性的資產。

這樣的曼哈頓化,挫敗香港經濟任何轉型的機會。金融化、房地產化和資本運作(包括貿易)的離岸化,愈來愈資本密集,提供的職位高薪但數目大減,連帶這些職位也半離岸化,留在香港的比例日減。

離岸經濟以外是香港日益競爭力下降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加上地產帶來的高成本打擊,中產下流化,中下層消費萎縮,香港的另一元在岸經濟便是依靠內地流入的需求(旅遊、保險和跨境消費)來支撐服務業和基層的就業與收入。

離岸的曼哈頓化是內地金融資本的國際化運作,在岸的服務業與收入消費也是靠內地轉移的需求,就連泡沫經濟的股票、地產價值,亦是靠內地需求維持。二元經濟加泡沫資產都是建築在內地的基礎上,香港可以怎樣擺脫呢?

美國藉香港積累的反共反中心態策動的示威暴亂,做法是玉石俱焚的「攬炒」,「黃色經濟圈」更是荒謬絕倫的經濟發展念頭。還是塘水滾塘魚,若北水不來,便是無米之炊,連生火也沒有來源。

「攬炒」暴亂打擊的是香港在岸的基層經濟,影響不了離岸金融貿易等體系。內地的反應若是因此而要教訓香港的話,遊客不來,貨源供應不再照顧,保險不准跨境,學生也不來,香港在岸經濟的就業和收入便會大幅萎縮,觸發惡性循環的全面不景氣,香港從中取得的微薄得益更減。

若中央政府加緊外匯管制,國企在外資金調回內地,明文禁止內地居民在港購房(以防洗錢和資金非法外流),香港的樓市也會立刻崩潰。在岸、離岸和泡沫二元一體的香港經濟,再無周旋的餘地。

積極支持示威暴亂以發洩反共反中情緒的香港中產階級、港商等,以為最後中央政府會讓步投降;當他們幻想破滅之時,便知害己害人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