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增加人口

香港只有七百多萬人口,不足以成為國際大都會。人口眾多可使經濟有巨大的規模效益,也能容納更大的多元化和網絡聯繫,由此才可能產生出支持創新發展的人才、訊息與市場。

若是走小國寡民的倒退式發展,香港不但保不住現時的發展水平,更會在各個方面衰落,還有衰落所帶來的心理影響與心理預期。香港這樣缺乏歸屬感的移民城市,人們大難臨頭各自飛,移民外遷加快,衰落加速,把原有歷經幾十年建設積累的基礎與條件破壞掉。建設需時,破壞卻可驟時而至,一下崩潰。

香港要守住現有的發展水平,且尋求進一步的增長,就必須保住人口規模。而在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壓力下,更須增加人口,維持本地勞動人口的數量。

增加香港人口有幾個途徑。一是加快中港家庭團聚,即增加現時的單程證配額;二是招攬海外港人回歸,但久住海外、落地生根的外移港人未必願意回港,也未必適應香港的社會經濟環境;三是吸引人才,這也是新加坡過去廿年成功的經驗,吸引人才應聚焦於優才,而非投資移民帶來的富豪。包括一些名人在內,投資移民來港者只是貪圖香港護照的方便,對香港少有歸屬感,也少在香港發展,他們只屬偶然來港居住的客戶。吸引優才,着重的是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更佳的對象是現時來港唸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內地學生,畢業後可在香港找工作,亦即是內地所稱的港漂。

港漂學生有一定的學識,也在香港生活過,了解香港情況。他們留港是為個人發展,但也因此與香港的建設和發展休戚與共,且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毅力。他們身連內地,胸懷世界,正是香港進一步建設與發展的最佳人選。在這方面,他們遠勝香港耽於逸樂,不求進取的本地學生。

與家庭團聚而來的新移民一起,港漂構成了香港發展動力的中產與基層的兩大新增支柱。這會是香港升級轉型,擴大勞動人口,增加人口紅利來發展的最大利好因素。

香港本地學生不進取,就讓他們與父母移民他去,把香港消極發展因素減少。香港要做的是擴大內地生來港升學的比例與數目,目前僅百分之十的本科生限額是政治約束,不是經濟和教育政策的正常措施。要成為知識型的國際大都會,香港應與倫敦等地看齊,至少有一、二百萬大學本科及研究生,網羅內地及全球人才,從人才方面迫使香港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政府積存的浮財大可借此轉化為資本,推動香港作出新的發展,勝於投資賺取微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