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打三十分也嫌太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意不可侮,但要如何體察民情,卻是甚微妙的學問,端賴在上位者的智慧、經驗加敏銳觸覺。香港社會較開放,中國內地則較封閉,一般總以為前者的政府會較後者更能反映人民意願,事實卻未必盡然。

二○一九年五月,盛傳中美兩國將簽署貿易協議,中方會作大幅度讓步,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志得意滿,準備檢取戰利品。但見白宮主人言之鑿鑿,筆者確曾信以為真,然而心中不無納罕,中國簽下這一張城下之盟,將如何向人民交代?

那段期間,我不時在內地走動,街頭巷尾,碰到的人都對貿易戰信心滿滿,有些消息不大靈通的,更以為國家早已取得勝利。面對滔滔民情,一旦宣布貿易戰全面敗北,國人恐怕難以接受。結果,五月的協議在臨門一刻拉倒,北京堅拒屈膝,沒有逆民意而行。

同年六月掀起的香港反修例運動,卻是情況不同的例子。示威者接二連三挑戰京港政府,就連中聯辦門口的國徽亦被弄污,不少港人以為內地民眾聞訊後定必怒不可遏,會向北京施壓,要求出動解放軍平亂。但等了又等,中央卻沒有消息,很多人都困在悶葫蘆裏。

其時,在下又特地到內地逛了一圈,回來後豁然明白,原來內地民眾在這件事情上沒怪中央軟弱。大部分跟我聊天的人都說,他們只是替香港人惋惜,親手弄壞這樣一片好地方。內地人反倒以此為戒,更珍惜國家在嚴控下換來的安定繁榮。

民意如浮雲,變化不定,事前你未必知道它何去何從、是何等模樣,故為政者必須走到鬧市、深入城鄉好好觀察。過去兩年,筆者踏足過好些內地城市,也走過很多香港街頭。若要由我打分,中央對民情掌握是合格以上,香港特區政府嘛,則打三十分也嫌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