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鋼鐵行業式微 鋼企高官銳減

在內地年底的人事調整中,山西省委副書記林武晉升為省長,他因此成為目前全國各省黨政首腦中唯一的「三非」官員,即非中央委員、非中央候補委員、非中紀委委員。目前地方省級高官中,有一位與林武淵源深厚,即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劉捷,他也是政壇的一個標誌性人物,二○一六年十一月,劉捷當選江西省委常委,是全國第一位「七○後」省委常委,二○一八年跨省調赴貴州。

劉捷曾是林武的老部下,二人履歷如出一轍。林武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江西冶金學院,而後在湖南湘潭鋼鐵公司工作二十餘年,一路升遷至總經理。而劉捷一九九二年自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後,長期在林武直接領導下。兩人均先在湘鋼第一煉鋼廠、第二煉鋼廠工作,而後都依次晉升集團副總經理、總經理。

中國政壇還有眾多出身鋼鐵行業的官員,就以林武所在的山西為例,剛剛卸任的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曾在馬鞍山鋼鐵公司工作;現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兼太原市市長李曉波,此前擔任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此外,重慶市政協主席王炯,曾任武漢鋼鐵黨委書記;湖北省委副書記兼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歷任寶鋼副總經理、武鋼董事長,兩大巨頭合併後又出任寶武鋼鐵集團董事長;而原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則在合併後晉升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兼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

鋼鐵有「工業的糧食」之稱,是基礎性重工業,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甚至曾一度提出了「以鋼為綱」的極端方針,所謂「五年超英,七年趕美」,也是以鋼作為指標。而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幹部斷層期,作為專業技術人才的鋼鐵企業幹部,又成為「工程師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鋼鐵幹部受青睞的歷史背景,其「政治產能」不亞於石油、電力,譬如,劉捷就讀的北京鋼鐵學院,就曾湧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幹、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等高官。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鋼鐵成為壓縮過剩產能的沉重包袱,鋼企高官的數量和級別,已是大不如昔。相反,由於各地鋼企都是當地的支柱企業,財大氣粗,在政商各界盤根錯節,「鋼鐵系」成為反腐重災區。比如被中紀委查辦的落台高官中,原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曾任酒泉鋼鐵集團董事長;原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曾任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原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曾任寶鋼副總經理。

還有一些官員在權力洗牌中被貶謫發配或投閒置散,如原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當年由攀枝花鋼鐵集團成都無縫鋼管公司總經理直升攀枝花市市長,自此青雲直上,本被視為明日之星,而今已貶為質檢總局副局長。原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孫瑞彬,曾任邯鄲鋼鐵第三廠黨委書記、重慶特鋼副總經理,也被提前退居二線,擔任政協副主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鋼鐵、石油、電力式微,航天、兵器等行業崛起為政壇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