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暴亂爆發半年不息,民怨積壓顯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有外國勢力干預,港府長期施政失敗是久未能平亂的主因。暴亂曠日持久,僅以小恩小惠攏絡人心,民心大失一去不回頭。建制在區選大敗,可見民眾眼睛是雪亮的,不少「淺藍」人士即使拒絕支持反對派,亦恨鐵不成鋼,拒絕投建制一票。
特區政府及高官表現不佳,是香港動亂難平的一大原因。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維持資本主義制度,與內地既要和又要分,港府一不作適度調控,只顧標榜自由經濟,放任不管,多項大政策嚴重傾斜商界。結果回歸廿二年來,貧富差距愈拉愈闊,除了土地房屋供求失衡,領匯上市、港鐵上市、強積金對沖等多項施政,導致租金、物價及生活成本暴升,步步扼殺市民的生存空間,一般小市民即使想開一間小店養家活口,最終只淪為租金奴隸,幫業主打工,全港商場清一色變成大企業連鎖店的天下。
○八年起,香港經濟貌似一路向上,但小市民大部分卻無法分享成果,工資完全追不上樓價及通脹,過往勤奮拚搏的獅子山精神,已非通往成功的道路,年輕人更愈感失望、甚至絕望,以致走向極端。
上述的施政失敗,有人歸咎政制改革沒有落實,無法打破官商勾結壟斷的局面,因而提出普選訴求。反修例風波成為這些不滿者的抗爭助燃劑,終於演變成星火燎原的暴力示威,更被外國趁虛而入,密謀顛覆香港的穩定,亂港以亂中。
建制中人身居要職,對香港的現況難道不需問責嗎?港府多年來施政失誤,建制政黨推不掉責任,但他們竟率先「挺身而出」,直指政府房策失誤,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之餘,更將長年累月的深層次社會矛盾過分簡單化。區選失敗後,建制派未見好好反省,反有將全盤施政失效粉飾成單一的房屋問題之勢,如此水平的政治思維,怎可能挽回敗局?
與其諉過他人,不如實事求是,政府高官、建制利益群都應該捫心自問、徹底反省,否則,民怨不會下降。
市民 妄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