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鼠疫可飛沫傳播死亡率高

【本報訊】曾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令人聞風喪膽,除了因為病死率高,其中一種類型「肺鼠疫」更可透過吸入患者的飛沫於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率極高,病情發展迅速,令人防不勝防。世界衞生組織指,治理鼠疫主要是隔離患者及服用適當的抗生素,愈早治療痊愈率愈高;戴口罩是其中一種有效預防「肺鼠疫」的方法。

戴口罩預防 勿碰動物屍體

鼠疫是一種可感染齧齒動物、一些動物和人類的傳染病,由鼠疫耶爾森桿菌所引致。世衞表示,鼠疫感染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腺鼠疫」及「肺鼠疫」。人類感染鼠疫是嚴重疾病,當中「腺鼠疫」是最常見的類型,由被感染的跳蚤叮咬引發,患者會出現突發的病徵包括頭痛、發冷、發燒、疲倦以及受影響的淋巴結腫脹和疼痛。「腺鼠疫」病發率為三至六成,但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較罕見。

而「肺鼠疫」則恐怖得多,世衞指其潛伏期可短至廿四小時,且可透過患者飛沫而人傳人,具極高度的傳染性,患者會出現發冷、發燒、頭痛、胸口翳悶、咳出帶血的痰及呼吸困難。如不及早接受治理,病人可能很快便會死亡。不過,若在病發廿四小時內治療,治愈率很高。

世衞又指,要預防感染鼠疫,需避免與咳嗽者密切接觸,至少保持兩米距離,並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逗留。在鼠疫流行地區不要接觸動物屍體,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搽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防止被跳蚤叮咬。生活在疫區的人應戴口罩,有助減少「肺鼠疫」的傳播。

專家:貓狗亦可染腺鼠疫

內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鼠疫室主任李偉指出,貓狗本來就是有可能感染鼠疫的動物,狗捉老鼠會加大被跳蚤叮咬,有感染鼠疫的風險,這類是「腺鼠疫」。

李解釋,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就是在一個地方一些動物如野鼠、旱獺等,患上鼠疫後通過身上的跳蚤或接觸方式,在動物間互相傳染、發病並引起死亡;不論是貓、狗、還是人類,只要接觸到患病動物或者牠們身上的跳蚤,便有可能患上鼠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