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社會文明起源於河流文化,兩者關係可謂息息相關。東涌的原名是「東西涌」,意指東西面均有河涌流入海中,除了擁有被評為「具有生態價值河流」的東涌河外,亦有許多村落和文化古蹟沿河建成。有環保團體選址東涌舉辦公眾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沿河走訪歷史遺迹,親身感受當地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面貌。
東涌河是香港主要河道,為本港淡水魚種類第二多的河流,水質極佳,稀有的北江光唇魚便於此地首被發現。沿河遊訪,會經過馬灣涌村,村民利用地理位置優勢,普遍以捕魚維生,曾是區內最興旺的漁村。隨時代變更,捕魚業式微,漁村已不復當年繁華,但依然保留舊時面貌,與自然生態和平共處。在通往公眾碼頭的橋旁邊,便有一大片紅樹林,不時發現招潮蟹和彈塗魚的蹤影。
除了豐富的天然資源,東涌的歷史古蹟同樣多不勝數。位於下嶺皮村的東涌炮台,是當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海盜侵略而建。炮台現已被列入法定古蹟,更成為鄉事委員會和展示廳。
「從生態旅遊角度而言,除咗自然環境,人類嘅活動亦係重要元素。」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表示,生態系統和市民的生活緊密相扣,他舉例指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可以減少污染,有助附近居民更健康。呂指東涌的歷史發展和其地理位置有莫大關係,希望能帶領參加者親身感受當地文化,鼓勵他們協助保育。
呂德恒又認為香港有不少地方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更具備獨有的文化歷史,適合發展生態旅遊。香港遊樂場協會東涌營營舍經理李春暉表示,生態旅遊的大原則是不對環境造成破壞。隨近年參加生態旅遊的人數增多,希望能將正確對待環境的方式灌輸給大眾。
「東涌河公眾導賞團」由綠色力量舉辦,是為期三年的「賞.識東涌河」系列活動之一。導賞團分為課堂學習和實地考察兩部分,希望令參加者了解當地文化,並建立一套對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都有得益的生態旅遊模式。
圖:朱偉坤
文:李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