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葉健民教授日前在電台上比較一九六七年暴動與當前的示威暴動,頗有意義,應該可幫助了解當前暴動的性質和變化趨勢,只是他的分析有頗大的缺陷。
六七年左派暴動,雖然導因是勞資糾紛,整個事件發展的決定因素是政治,且屬外來因素,源自內地的文革。今次香港的暴動,起因是反修例,實際發展不過是借反修例為藉口,是港獨與顏色革命相結合,都屬外力介入,但真正的目標卻不是香港,而是內地。不過是隔山打牛,香港殃及池魚。故此,六七暴動在北京表態後,文革的亂局歸於中央支左的抑制,香港也難繼續暴動下去,草草收局。
今次事件與六七年不同。六七年的左派在當時香港是非主流,且受政府排擠的飛地體制,自成一國。暴動之時在香港牽動的社會階層和群體有限,但組織嚴謹,故此鳴金收兵時便雷厲風行。
香港這次暴動有明顯的美國勢力參與,核心組織亦十分嚴密,分工清楚。但示威與暴動的發動者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從回歸以來一直沒有去殖民地化的主流,包括社會精英、公務員、大學生、中學生、教徒等,差不多是全民動員。即使參加示威暴動者屬少數,默許和支持的人卻佔了社會的多數。抗衡者雖是特區政府,可如林鄭月娥所說,真正抗暴的只有三萬警察。政府高層,從林鄭以降,以至警隊的管理層,止暴平亂的決心不大,與六七暴動時殖民地政府的堅決和動員能力差天共地。
今次香港的暴動這麼難鎮壓,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態可平息也未必能抑止動亂。一是動員範圍極大。大學、中學,更重要的是教會的積極參與和鼓動支持。教會內的學生以及教友,在社會裏,尤其精英層內佔了大多數,精英們也掌控了媒體。教會、政治組織人物的內外勾結,勢力遠大於六七暴動時只有香港的左派組織,也比任何反對派聲勢更大。
二是暴動的核心組織即使戰略和組織力量再怎樣高強,在核心組織以外,只能依靠教會、教協、媒體等來動員,但動員之後卻未必有能力可操控整個運動。這樣的動員方法是高效低成本,然而會容易失控。近期的暴動已變成以大、中學生和青少年為主,且出現勒索市民收錢的例子。
青少年被盲目地鼓動後,很容易會像吸毒上癮般沉迷於暴力之中。這些人以為暴動是電腦戰爭遊戲,成立臨時政府,高呼解散警隊,以至開始以殺害警員為目的,可見其瘋狂失控的趨勢。
美國勒止不了暴民,唯一的解決方法便是由港府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