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香料是很多菜餚中不可或缺的配料,但某些香料如辣椒、肉豆蔻及薑黃,基於其生長環境或儲存不當以致較易產生霉菌毒素,包括可能增加患肝癌的風險或影響胎兒發育的黃曲霉毒素或赭曲霉毒素A。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四十四款上述香料,逾半樣本檢出黃曲霉毒素或赭曲霉毒素A,其中兩款豆蔻樣本超出香港法例要求,已交食物安全中心跟進。
消委會今年從超市、百貨公司及香料店等搜集了多款乾香料樣本,研究測試了黃曲霉毒素的總含量及該毒素的B1、B2、G1、G2含量,以及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其中黃曲霉毒素B1毒性最高。測試結果顯示,三成四樣本即十五款檢出黃曲霉毒素,當中兩款的黃曲霉毒素總含量超出香港法例要求,分別是「味好美」豆蔻粉及「源興香料公司」豆蔻粉,毒素含量分別是每公斤十七點七微克和十七點五微克,超過法例十五微克的上限。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或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訂出,黃曲霉毒素是致癌物質,建議其攝入量減到最少。若參考較嚴謹的歐盟法例,黃曲霉毒素總含量的可容許最高濃度定為每公斤十微克,消委會測試中有四款樣本已超出上限。
所有測試樣本中,有四成即十八款檢出赭曲霉毒素A,其中四款超出歐盟上限的兩倍,分別是「味好美」甜紅椒粉、「天然椰子號」紅甜椒、「天成」肉豆蔻及「誠興椰子香辣原料」肉豆蔻。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赭曲霉毒素A列為可令人患癌的物質,世衞訂明赭曲霉毒素A的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一百納克。若以是次檢出含量最高的肉豆蔻樣本(每公斤四十五微克)計算,一名體重六十公斤的成人,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六微克,長時間持續每周進食四分之三包肉豆蔻(一百三十三克)便會超標。
辣椒粉及薑黃粉是製作咖喱的必備材料,而肉豆蔻粉則常用於西式烘焙食品,如南瓜批及布甸等。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本港出售的香料種類及品牌也多,而是次檢出超標的數量為數不少,情況值得關注。她認為本港飲食文化中的香料食用分量不多,相信對市民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風險不高。
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提醒,香料開封後應封存於乾爽地方,不建議儲存於雪櫃。由於上述毒素會令人患癌及影響胎兒發育,故她提醒肝病人士及孕婦留意。
另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款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豆蔻粉,中心跟進機構轉介的個案時,從上環一商店抽取樣本檢測,顯示樣本每公斤含廿一微克黃曲霉毒素,超過《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第132AF章)的規定,中心已指令商戶停售,如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