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跌勢難止 納米單位最乏承接力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及香港示威活動愈演愈烈情況下,香港經濟轉差,整體物業市場前景難望樂觀。綜合專家意見認為,不僅工貿樓市道急轉直下,酒店及商舖市道亦受牽連,而處於跌浪的住宅樓市同樣難翻身,特別是「愈住愈霉」的納米單位,未來更沒有市場承接力。

資深投資者吳龍飛表示,面積只有百餘方呎的納米單位最缺乏承接力,即使近期整體樓價回落,但未來供應量增加,相信政府會積極透過收回農地或透過填海造地等方式,尋找土地興建公屋,相信輪候公屋的市民「上樓」時間會縮短至三年,屆時會有一批購買力流向公營單位。

公屋供應增 市民唔諗蝸居

他又說,公營單位供應增加會拖低私人住宅價格,到時市民就不會只求蝸居,而會選擇面積較大的一、兩房單位,故納米單位已經沒有出路。假如政府在未來一、兩個月仍未能平息亂局,相信樓市跌勢難有轉機,樓價料兩年直插兩、三成。

前補習天王、資深物業投資者吳賢德亦同意此看法。他表示,實用面積二百方呎以下納米單位,居住環境狹窄,姑勿論市況如何都沒有投資價值。但他亦認為豪宅一樣「唔掂得」,因為這類物業屬於一個溢價市場,無論價格或租金均是天價,並不現實,一旦經濟環境欠佳就不會有承接。

訪港旅客數目急跌、市民消費意欲下降,酒店及零售舖位同樣受到嚴重衝擊,但並非所有類型物業都「死得」。資深財經專家林一鳴說,經濟環境逆轉對公司業務帶來負面影響,雖然對寫字樓前景仍審慎悲觀,但認為市場反應較舖位為慢,因為商廈租約通常三年或以上,即使經濟轉差,租金亦不會立刻調低,要待簽訂新租約才會出現實質調整,而近期寫字樓叫價雖有回落,但幅度只有約一成。

美聯商業營業董事羅仲英認為,雖然社會上衝擊頻生,惟寫字樓物業由於甚少受到破壞,加上息口依然維持低位,普遍業主具有實力,商廈物業在投資上較有優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