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藥水播菌 污染心臟儀器 再添3人中招

消毒藥水帶有洋葱伯克氏菌個案愈揭愈多,至今已驗出三款消毒藥水出事,當中兩款由內地生產,另一款更疑為附有虛假產地說明的「山寨版」消毒藥水,不排除有更多牌子的消毒藥水「含菌」;昨新增確認三名公院病人受感染,四日內累計一百八十四人受影響。凡事「慢半拍」的政府終於感受到事態嚴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衞生署將會全面抽查市面同類的消毒藥水化驗,由於消毒藥水現時不受法律規管,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會視乎國際做法,研究是否要調整規管。有立法會議員對於政府「後知後覺」的做法感不滿,憂有更多病人「中招」。

最新確認感染洋葱伯氏菌的三名病人是兩男一女,年齡介乎三十七至七十四歲,曾經使用左心室輔助器,至昨日未有其他消毒藥水驗出有菌。香港藥劑及毒藥管理局會議後,決定參考國際規管安排研究規管消毒藥水,而化驗市面各消毒藥水需要幾星期才完成。

瑪麗醫院揭發至今有三款消毒藥水都受洋葱伯氏菌污染,其中兩種屬預先包裝名為Pro-medi prosept,以及Kam's KS-MED消毒藥水,另一種屬於樽裝,名為「加護殺菌消毒液」,三款藥水都呈粉紅色。衞生署暫時未有公布化驗詳情,但據了解,目前涉事合共三款消毒藥水樣本,都分別被驗出含菌量達每毫升約一千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已超出歐美體外消毒藥水每毫升一百CFU的含菌標準,目前還餘下約兩款消毒藥水尚待化驗確定有否帶菌。

傳由內地山寨工房加工稀釋

衞生署近日公布三款出事的消毒藥水時,都無明確表明消毒濃液的來源地。傳坊間有不少同類消毒藥水是從美國等地購入消毒濃液,再為了節省成本,運抵內地等「山寨」工房加工稀釋。其中第二款發現有問題的Kam's KS-MED,職員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藥水由英國入口,再在本港加工包裝和生產。不過,藥水稀釋過程期間採用的水源、消毒及儲存過程有無帶菌機會,至今亦無從得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及衞生署均有搜集廠房的藥水、環境樣本調查,了解菌從何來,最快周一有結果。

香港醫院醫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消毒藥水在包裝過程中都要消毒,除了要確保消毒液在包裝前無菌,也要留意有否有機會受廠房的水源污染,另外在消毒藥水包裝後,消毒藥水於包裝袋內有機會在過程中殘餘細菌,故需要包裝後再用一種高溫蒸氣消毒儀器消毒,才算是完成整個消毒過程。

只靠自願回收 市面仍可購入

消毒液真正來源無從追尋、消毒流程有機會未做足,面對種種威脅市民健康的問題,政府依然處之泰然,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出事幾日,依家先嚟調查,完全係後知後覺!」他擔心這些消毒藥水直接用於病人的傷口,其實長期病患者非常高危,政府不但沒有擴大追蹤受影響的病人,還要事隔三日才決定全面抽查各款消毒藥水化驗:「我最驚抽得來病人都出咗事!」他又指,目前政府無權指令回收這些藥劑製品,只能靠供應商「自願」地回收,擔心市民仍可從市面上購得受污染的產品,當局應加緊巡查。他亦認為政府應盡快全面地監管用作清洗傷口的消毒藥水,所有都要向衞生署註冊,以保障市民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