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白牌復康車貴夾危 輪椅客焗搭嘆悲淒

本港約有九萬多人必須或有時需要使用輪椅,惟無障礙交通設施未臻完善,點對點的「特別交通服務」常供不應求,主打輪椅人士的白牌車應運而生。但部分白牌復康車只以輕型客貨車改裝,設備簡陋且不安全,乘搭的輪椅人士坦言非常「牙煙」,車費卻比的士收費高逾五倍。關注團體直指隨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促政府改善無障礙交通,方便輪椅人士出行。

「過程都有啲驚,個升降台唔係好穩陣,如果上上吓唔郁就煩。」白牌復康車存在多年仍有價有市,記者預約一輛白牌車由深水埗一屋邨前往旺角鬧市,不足三公里的路程,司機先開價一百五十元,得知需要接載電動輪椅乘客後,隨即上調至二百元;惟試坐的輪椅人士黃國華坦言並不好受。

該白牌車以舊款輕型客貨車改裝,車籠殘舊,擋風玻璃貼有殘疾人士標誌。「呢邊塞塞哋,你哋不如駛過嚟啦,電動輪椅好快啫。」在約定時間十分鐘後,司機曾以交通擠塞為由,要求改在一公里外的大馬路上車,至該車五分鐘後抵達,司機不耐煩地打開車尾箱,啟動加裝的單臂升降台,將黃的電動輪椅升上車身地台,但只以地下兩條軌道的尼龍索帶鎖緊輪椅後轆。

升降台不穩 僅尼龍帶固定輪椅

黃在十分鐘車程已汗流浹背,他直言車內空調不足,通風極差。輪椅後轆只以尼龍帶固定,司機未有為他繫上安全帶,他只好將手搭在窗邊的鐵通穩定身體。但司機發現後即「提醒」鐵通並不穩固,着他拉着車頂自行加裝的尼龍帶,但四肢傷殘的黃雙手乏力,未能照辦,黃感覺「司機好似緊張我整爛佢架車,多過緊張乘客嘅安全!」

「我哋有四部車,平時多數接老人院客多,佢哋係長期客仔。」司機坦言已從事相關生意逾廿年,由於老人院的路線和時間固定,收費較便宜,較少接載私人客。行駛期間,司機多次與其他客人及同行通電,安排下一趟行程,幾乎「單接單」,生意不俗。

相同路線的普通的士收費只約三十元,但電動輪椅上不到;可以上電動輪椅的無障礙的士又數目不足,致白牌復康車需求甚殷。記者曾聯絡網上另一個聲稱可提供輪椅接載服務的個體戶,他稱一般由熟人介紹,相同路線開價二百五十元,「你要咩時間先,我唔係一定有車畀你o架,你有時間先再打嚟啦。」說罷便匆匆掛線。

人口老化 團體促提供的士津貼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柳冕指,此類白牌復康車早於十多年前已存在,而且收費愈來愈高,並非常渴市。他認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愈來愈多長者使用電動輪椅,相信無障礙交通工具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建議政府向有需要的輪椅人士提供的士津貼,「唔係要平過普通人,希望可以同普通人睇齊,可以公道啲。」他希望減少輪椅人士出行的負擔,減少他們轉向平價但危險的非法出租車輛的機會。

首6月175宗檢控 定罪可判囚

警方發言人回覆指,根據《道路交通條例》,除非汽車獲發有效的出租汽車許可證,否則任何人駕駛或容許他人駕駛該車輛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即屬犯罪。首次定罪可處罰款五千元及監禁三個月,再犯則可處罰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今年首六個月,警方對駕駛未領有出租汽車許可證的私家車以及輕型貨車非法載客取酬的執法數字為一百七十五宗。

翻查運輸署資料,有關車輛並未領有「出租汽車許可證」。記者及後致電向涉事白牌復康車司機查詢,他聲稱車輛屬私人用途,因外父是傷殘人士,只用作接載外父,即使記者表明已錄下他的取酬載客實況,他亦一概否認。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