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秋將至,除了食月餅,少不了賞花燈。本港大型綵燈晚會的花燈紮作,是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以竹篾、紗紙、漿糊等材料,經「紮」、「撲」、「寫」、「裝」四道工序製成。當中一個寓意吉祥、面積達廿米乘廿米的巨型金龍花燈,將於本月十一至十五日在維園展出,為中秋佳節的璀璨夜色錦上添花。
為推廣本地紮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邀請了紮作師傅許嘉雄製作巨型金龍花燈,花燈為傳統南龍,長度呈盤龍騰升之勢,技術要求較一般花燈高,尤以龍頭為甚。許分享心得時稱:「吉祥金龍的龍頭要具氣勢,但嘴唇要呈微笑狀,以免令人感到金龍具殺傷力。」龍身由六十至七十個竹架組成,竹架形態不一。
許指紮作是沒有圖則的,全憑師傅經驗和個人風格創作。紮好竹架後,師傅在骨架糊上紗紙、綢布或色紙,並以油彩題字或畫出不同花紋,然後把配件組裝起來,貼上裝飾,讓作品成形。為加強龍身的立體感,許更為鱗片糊上邊帶、貼上兔毛,並添加八萬片鋅鏡作裝飾。許希望市民從龍尾位置走進花燈,沿龍身走到龍頭拍照。
紮作在傳統節慶和民間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見於舞獅龍頭、花燈和紙祭品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林國輝說,紮作技藝支持整個民族的生活,紮作本身也是創意工業,跟現今社會講求創意是一脈相承,林稱︰「一張紙、一支竹已可進行創作,作品或來自傳統式樣,或來自師傅心靈手巧的創作,可見紮作技藝與目前社會講求創意的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