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心理結合物質醫學 平衡療效

腦袋與社交環境接觸,神經系統感受物質或資訊壓力,刺激身體細胞發炎不適,發炎又刺激神經系統,惡性循環,壓力升溫,作為身體語言,說服意識去尋醫。身體健康自信心下降,心虛尋醫才安心。

提升病人信心 安神定驚

自古醫者,想像醫學理論故事作為正面知識思想腦線路,醫術以人言、信物、儀式提升病人信心,安神定驚,身體細胞行為有好出路,促進身體平靜。人言,忘了;心意信物,日日提醒;儀式,最入腦,化為長期記憶。

一六○○年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分類研究切割了心理與身體細胞病變行為的關聯,成為西方生物醫學模型制度文化。今醫者尊重消費者負面信念,有自由選擇物質之人權。有醫學專家批評現代醫學進行不少不必要的手術。但事實上,這些手術對一些治病資訊先入為主的人例如小布殊總統,可說是(腦線路指定)必要的手術。

一九六二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立例,將信物引致的內藥物產生令身體好轉視為基本數而假設無效,外藥物引致的附加身體好轉視為真效果。常人捨本逐末,忘了是假設。一九七四年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艾德用生物實驗證明,心理記憶信念通過習慣神經線控制身體免疫系統細胞行為,但制度分類為心理學而不是醫學。

不被過往經驗感情控制

病人要練習身體健康上進心,就不會被過來人治病經驗感情線路控制。有病不順思治局部病(個別血管)而反思疾病大局(眾多血管),可免當局者迷。內心要反思有否更好療效的方法,繼而向醫者學習正向醫學,練習操控自己記憶腦線路及身體細胞行為,但必要結合正常物質醫學考慮,才能得到理性平衡。

張錦暉醫生

(研究大腦可塑性醫學、正向醫學、內外(藥物)結合醫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