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福壽螺基因 助制訂農害防治

【本報訊】福壽螺是「見青即吃」的惡性入侵生物,對世界各地的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基因組研究,發現福壽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對外在環境有極高敏感度、對植物纖維素有極強消化力的特性,並產生具堅硬鈣質的蛋殼和神經毒素的卵塊,研究結果有助日後以基因方法制訂防治工作。

嚴重威脅濕地生物多樣性

浸大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率領的研究團隊,對四個蘋果螺科物種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和組裝,包括非洲的Lanistes nyassanus、南美的Marisa cornuarietis和兩種福壽螺。

福壽螺在淡水生長,原生於南美洲,已蔓延至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破壞稻米的頭號害蟲,八十年代初入侵香港,廣泛分布於新界各淡水棲息地。由於本港稻田不多,福壽螺轉而侵害菜田,為害通菜和西洋菜等半水生蔬菜,加上牠們有雜食特性,對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同樣造成嚴重威脅。

卵含神經毒素抵禦捕食者

研究小組比對蘋果螺科物種和其他軟體動物的基因組,發現牠們有二十八個基因家族明顯擴充,當中包括在觸鬚發現具有化學感應功能的基因,顯示蘋果螺科物種的環境感知能力或已增強。

研究發現,兩棲的福壽螺在水中生活,卻在陸上產卵,牠們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具堅硬鈣質的蛋殼,令福壽螺的卵受到保護,防止變乾;同時又發現福壽螺的卵含有一種名為PV2的新神經毒素,能抵禦陸上的捕食者,故對植物而言非常具侵略性。

邱指團隊發現的基因組資料,有助了解福壽螺祖先的基因組特徵,鑑於多個蘋果螺科物種均為臭名昭彰的農害,研究成果可用來研發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生產化學除蟲劑。有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