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是教育工作者,若問到九十後、○○後的年輕人有甚麼個性優點,我會說:「他們大多本性純良,重視原則與公平,也樂於助人。」然而,筆者的專欄卻經常對年輕人吐槽,那又是為甚麼?答曰:「因為這方塊內多談政治,但九十後、○○後的個性大多不適合搞政治,一搞就容易出亂子,我當然要批評。」
若以七十後跟九十後相比,前者的為人普遍較圓滑,少了一點赤子之心,處事也較現實,在原則面前容易妥協。筆者就是一個七十後,對我們那一代的個性缺點,時刻引以為戒。不過,我們的一代在圓滑中較能包容,雖然容易妥協,但也容易接受他人意見,頗願意受教於人,更重要的,是不會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待人處事,懂得因時因地制宜。
跟筆者稔熟的年輕人,我大多會勸他們學習七十後那一代的個性優點,但亦鼓勵他們保留九十後、○○後性格中好的一面。
今天香港的年輕人頗熱衷於搞政治,但很難孕育出權威領袖,更築不起「大台」。因為孩子們都愛以自我為中心,不容易服從他人,只能服從於自己,誰是「大佬」,誰就是我的對頭人,到我做大佬時,別人又視我為對頭人。彼此各行其是,互不統屬,即使偶有合作,但在扳倒一個共同敵人後,你很可能就會成為我的新敵人。
二○一四年的佔領行動,一個名為「學聯」的學生組織,風頭一時無兩,最後卻分崩離析,那正因為年輕人根本容不下大台,受不了他人統轄。這樣的個性,長遠而言又如何能好好從事政治事務?當知政治乃眾人之事。
今日香港的孩子們只會想,我要走上街頭作抗爭,但如果你問他們在抗爭之餘,是否也應該顧及到本地的商人、鄉紳、年長一群,以至全中國十四億人的想法呢?他們可能會答你:「我為甚麼要管別人怎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