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乏保障 長者自殺率高企

本港過去十年自殺問題未有改善,去年有近千宗自殺死亡個案,當中長者自殺比例持續高企,佔總數近四成。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指出,六十歲以上人士面對身體機能衰退、退休、配偶離世,退休後迷失身份認同,憂慮不知積蓄何時用完,是容易觸發自殺誘因。該會認為港府應加強對長者的生活及醫療保障,檢視退休保障制度的實效性,減少退休者對經濟狀況的擔憂。

去年353長者自殺死亡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根據死因裁判庭資料統計,二○一八年有九百五十五宗自殺死亡個案,較前年多約四十宗;每十萬人中便有十二點八人自殺,較十年前的十四點三人略跌。在各年齡群組中,以長者自殺率最高,去年有三百五十三宗個案為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佔總自殺死亡數字的三成七,較前年微跌三個百分點。十至十九歲青少年自殺數字方面,雖然過往幾年有上升趨勢,但去年則有所回落,由前年的三十六宗降至二十八宗。

該會的二十四小時情緒支援熱線去年接獲近一萬三千五百宗求助個案,較前年多約三百宗;當中近三千宗涉及工作問題,其次為精神問題及家庭問題,分別佔二千六百多宗及約二千宗。在一千一百多宗六十歲或以上長者求助個案中,以經濟問題最為普遍,佔五百宗;涉及精神問題及生理健康的分別有四百宗及三百五十多宗。

總幹事曾展國指出,六十歲或以上長者自殺情況值得關注,提到該年齡層人士容易在退休後迷失身份認同,又或會因長期病患有感成為子女及他人的負累,生存意志較為薄弱。

他表示,不少長者即使並非貧窮,亦會憂慮不知積蓄何時用完,「年紀大比較多醫療上使費,會比較擔心經濟能唔能夠支持到落去。」

促加強探訪鄰舍互助

曾又指,缺乏他人關心的獨居長者更為高危,因他們普遍怕「麻煩到人」不會向人傾訴,又或不懂如何尋求協助。他認為,現時港府對長者的支援未夠全面,若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以及醫療方面提供更多保障,應可減少他們對生活的憂慮。又促當局加強社區支援配套,例如多安排探訪等,讓獨居長者得到鄰舍互助支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