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前召開駐外使節會議,有「國師」之稱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書記處書記王滬寧陪同最高領導人接見與會使節,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對比一七年的使節會議,陪同者只有丁薛祥、楊潔篪兩位政治局委員,而此次則增加政治局常委陪同,一些分析認為,這是王滬寧在外交領域地位提升的證明。這種說法既在情理之中,卻又未必符合事實。
首先,王滬寧在外交體系中的確扮演重要角色。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十九大之前,陪同領導人出訪的有「三駕馬車」,即時任政治局委員兼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政治局委員兼中辦主任栗戰書,以及國務委員兼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三人分工明確,王滬寧是文膽智囊,栗戰書是事務總管,楊潔篪是專業統籌。同時,王滬寧還是推進一帶一路領導小組四位副組長之一。作為國際政治專業科班出身的學者,其發揮的作用主要是政策研究方面,並不涉及具體實操。
十九大,王滬寧更上層樓「入常」,協助總書記處理中央書記處常務工作,退出了「三駕馬車」、「一帶一路」等台前工作,但仍兼任政研室主任。政研室設有國際研究局,是中南海內的外交諮詢機構之一。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此前就任政研室國際研究局局長。
十九大後黨管外交體制繼續加強,中央外事領導小組改組為外事委員會,中央外事辦公室則成為外交樞紐。東南西北中,黨政軍民學,黨管一切。外事辦作為黨務機構,需對書記處報告工作。作為書記處常務書記,王滬寧自然有話語權;而作為核心智庫政研室掌門人,其對外交決策亦繼續發揮影響,深為上峰倚重。這雙重身份,是王滬寧介入外交的主要途徑,不過是間接途徑,而非直接參與。否則,大可名正言順安排其出任外事委成員。
在去年舉行的外事委第一次會議上,王滬寧與副總理韓正都有參加,而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則是以外事委委員的身份正式出席。原因在於那次會議的主題包括研究外事體制改革和推進「一帶一路」,王、韓作為中央改革辦主任、「一帶一路」小組組長,出席是職責所在。這與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列席中央財經委會議一樣,因會議研究扶貧工作,而汪洋此前擔任扶貧小組組長。
此次王滬寧陪同接見駐外使節,亦是同樣原因。在政治局常委中,王滬寧分管黨建,這才是其目前首要職責。在從嚴治黨大環境下,內外全覆蓋,駐外使領館也不能留白。此前中組部副部長齊玉空降外交部擔任黨委書記,就是專司黨建。
與以往使節會議多在年底召開不同,今次選擇在年中舉行,原因之一是要部署駐外使領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王滬寧此次露面,正是以中央主題教育小組組長身份。而且,一併出席的還有中組部常務副部長兼主題教育辦公室主任姜信治,緊鄰楊潔篪在第一排就坐。姜與外交工作八竿子打不着,他的出席,更是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