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狂飆非小事 民生方為大問題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內地爆發非洲豬瘟導致活豬供應大減,本港活豬批發價無可避免大受影響,近十日勁升逾六成,平均每擔高見逾四千元,令人咋舌。豬價狂飆引發連鎖效應,港府繼續坐視不理,隨時引爆新一輪民怨,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豬肉一向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糧,雖然現在食品種類豐富,香港更有美食天堂之譽,惟豬肉在食品結構中依然佔有主要地位。活豬供應量大減,除了導致豬肉批發價上升,更會刺激零售價上升,其他副食品價格隨之上調,食肆亦會被迫加價,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以內地為例,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中,食品價格的權重最大,而豬肉作為主要食品項目,佔消費者物價指數約一成,因此有「豬肉不長翅膀,通脹不會上升」的說法。換句話說,要控制通脹,首先就要確保豬肉價格穩定,內地政府更一直對豬肉實施國家儲備,隨時釋放庫存以壓低豬肉價格。放諸香港,豬肉價格雖不如內地敏感,但百物騰貴,民生維艱,豬肉漲價刺激通脹,怎會不引來怨聲載道?

業界指出,內地活豬供應量近期大跌四成,街市零售價高達一百四十元一斤,比牛肉更貴,預料年底將衝上五千元一擔,隨時再創歷史高位。屠宰業固然首當其衝,背後的物流業、零售業、餐飲業同樣一損俱損。本港現有三間屠房,荃灣屠房已因為每日只有數十隻本地豬可劏,無法維持原有經營規模,工人被迫減少開工,若情況持續,屠房很快就會關門大吉。據知屠房已解散運輸車隊,而與之掛鈎的長洲屠房恐怕亦只能步其後塵,業界形容「已被逼到死線」,倘港府再無政策回復正常活豬供應,最終只能逼業界上街怒吼。

這絕非危言聳聽。食品價格不穩,從來都是社會不穩的導火線。香港相對先進富裕,但目前的政治環境無比複雜,多一批人反政府,怎麼說都不是好事。業界認為問題出在港府對入口活豬的規管過嚴,自上水屠房兩次被驗出非洲豬瘟後,港府對內地活豬的規管進一步收緊,既要在內地抽驗豬隻血辦,運送時又要有內地檢疫人員在場監督,本港口岸又要再驗,認為關卡太多令內地豬農寧將活豬轉為內銷,減少供港。

當然,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物安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港府加強抽驗絕對是應有之義,但如何平衡公眾與業界利益、滿足市場需求,卻在在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很可惜,當局一味以自由市場作擋箭牌,至今無所作為,將業界的焦慮不安、市民捱貴豬的不滿置之不理。近期不斷爆發大規模示威動亂,正正是港府過去掉以輕心,沒有及時疏導民怨的結果,現在還不吸取教訓,更多更大的敗仗必然陸續有來。

事件亦再次反映中港關係密不可分,部分港人盲目反中仇中,結果卻連一頓飯也避不開中國的影響,不可謂不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