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將領跨界轉崗 空軍領先一籌

解放軍近期進行了一波年中將領調整以及軍銜晉升,延續了各軍兵種跨界流動的特點。其中,空軍將領得到廣泛重用,頻頻調任其他軍種要職,折射了空軍在當前軍隊整體發展建設中的強勢地位。

軍種互調成為常態

解放軍長期以來延續「大陸軍」體制,在整體規模和人事布局各方面,陸軍都處於絕對主導的地位。原有的解放軍四總部和七大軍區,幾乎是陸軍壟斷,海軍、空軍屬於輔助角色。中共十八大後的軍改,打破了這一體制,並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新質作戰力量,裁軍也主要拿陸軍開刀。這種變革也體現在高層將領的布局上,其他軍種獲得了更多機會。以軍委領導層為例,兩位副主席和四位委員,共六位現役將領,火箭軍兩人,海軍、空軍各佔一席,陸軍只剩兩人,僅佔三分之一,這一比例是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踩過界」的軍種互調成為常態。近期調整中,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調任軍委後勤部部長,中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鳳彪接掌戰略支援部隊。武警政委朱生嶺調任中部戰區政委,軍委裝備部政委安兆慶繼任武警政委。這種跨界安排,可謂「一箭雙雕」,一來提高流動性,防範出現將領深耕割據,培植勢力範圍;再者打破壁壘,適應了多軍兵種協同作戰、聯合指揮的發展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李鳳彪、安兆慶均為空軍將領。此番履新同時刷新兩項紀錄,李鳳彪成為第一位執掌其他軍種的空軍將領,安兆慶則成為第一位擔任武警主官的空軍將領。李鳳彪曾任空軍空降兵軍長,而繼任該軍軍長的劉發慶,同樣在去年轉崗,調升陸軍副司令員。

而在近日海軍五位新晉中將之中,有兩位來自空軍。海軍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征,此前任濟南軍區空軍善後辦政委;東部戰區副政委兼東海艦隊政委劉青松,此前任空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而新晉空軍中將、南部戰區空軍司令員周利,軍改之後曾任河南省軍區司令員,是歷史上第一位執掌省軍區的非陸軍將領。

總體而言,雖然其他軍種也有跨界轉行的將領,但無論數量還是崗位含金量,空軍都領先一籌,這當中有多種原因。

隨着軍兵種融合發展,現代戰爭對高機動化的需求愈來愈高,而空軍在這方面有難以取代的巨大優勢。因此,這幾年,各軍種都將空中力量作為發展重點。陸軍擴充陸軍航空兵,新組建空中突擊旅,打造「飛行陸軍」;海軍方面,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兵種,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等主力巨艦,都深度依賴空中力量。武警將快速機動列作發展重點,組建兩個機動總隊和多支直升機部隊。空軍將領的「加盟」,為這些工作提供了人事組織保障。

高層方面,自中共十八大後,原空軍司令員許其亮成為首位擔任軍委副主席的空軍將領,十九大更是更進一步,成為排名第一的軍委副主席,負責日常工作。這既是空軍地位抬升的結果,同時又為空軍繼續擴大影響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