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正能量:救災援兵

熱帶氣旋的破壞力不容忽視,本港近年先後受超強颱風「天鴿」與「山竹」吹襲,沿海低窪地區成重災區,慘遭風暴潮蹂躪。鯉魚門寮屋區一班熱心社工,招募義工共組抗災支援小隊,於過去數次風暴來臨前後協助居民防災、清理及重建,用汗水和雙手守護社區。

鯉魚門位於東九龍,百多年前已有人定居,現存村落有馬環村、馬背村等,住有三千多人。由於其三面環海,寮屋區又沿岸而建,颱風侵襲時可謂避無可避。一七年「天鴿」十號風球,鯉魚門出現嚴重海水倒灌,積水深及腰,有村屋門前地台甚至被海浪沖毀,住戶險淹沒在驚濤駭浪之中。而去年「山竹」,政府雖吸取經驗,預先到場派發沙包及安裝擋水板,惟水浸情況依舊,多人損失慘重。

強颱過後 協助寮屋戶渡難關

寮屋區屬過渡性社區,由社署透過「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服務街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姚可達(Albert)是駐守鯉魚門寮戶的隊伍成員之一。過去兩次大型風災,他都在前線幫忙,親眼目睹區內受災的苦況。「天鴿」過後,他夥拍居民籌組「關注鯉魚門長遠改善工程居民組」,成功向政府爭取修建石築海堤,以減弱海浪衝擊民居的威力。同時,他亦開始招募義工入村協助清理及重建工作。

「蠔殼、沙泥、垃圾沖晒上岸,條街有大樹倒塌、招牌吊吊揈,浸壞嘅電器未搬走……只要有義工肯嚟,就有嘢畀佢做。」Albert指,寮屋區內不少村民都是長者,亦有輪椅人士,單靠街坊力量難於短時間內回復原狀。「救援就要靠消防同民安隊等專業人士,但善後方面至少可以出分力。」翌年「山竹」吹襲前夕,他亦和一眾義工支援寮戶採取防風措施,如堆放沙包,墊高洗衣機、雪櫃等家電,安排撤離,提供防風資訊和緊急電話等。「叫人走唔易o架,有啲老人家覺得自己經歷過風浪,睇定啲都唔遲,最後一刻先肯去避難中心。」說起往事,Albert百般滋味在心頭。

提早招募人手 培養實戰技能

義工們受過的訓練有限,救災當然有「蝦碌」事。「部分義工未必有嗰個意識,着對拖鞋嚟清蠔殼都有,結果要麻煩佢返屋企換對鞋先。」為保障義工安全,中心今年提早招募義工入村接受訓練,預先了解環境及培養各種實戰技能。Albert希望,學員在學成後,除了應用在鯉魚門寮屋區,亦可以將知識和助人精神帶到其他受風災威脅的地區。

圖:關萬亨
文:林幸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