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繼續縱容?

這樣下去,應該再沒有大規模示威的機會。於是,餘下的問題是,是否還會有對政府機關的衝擊?這便應是大規模示威與少數人衝擊政府的分道揚鑣。

示威是和平理性,是一家大小地出動,也即是包括眾多的中壯年人士,不盡是年輕人。這樣的人口結構決定了示威和平理性。在示威之後衝擊政府的、包括包圍警察總部的主要是年輕人,其中不少是中學生,他們的激進衝動導致「612」的暴動,其後的衝擊與佔領道路雖然抑止了暴力,卻仍然是破壞社會秩序。警察退縮、忍讓才沒有出現「612」同樣的暴力。只是警察不執法,放任他們,才沒有暴力衝突的再出現。

他們的犯法行為沒有受到制止和制裁,撤退之後還可再來,暴力動亂的威脅仍然存在,關鍵只是甚麼時候他們會再次出動衝擊政府和社會秩序。這個因素不解決的話,香港的政治與社會安定便面對着巨大的隱憂。

然而,怎樣解決呢?

解決的方法不可能用傳統的青年政策,一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二是年輕人的不滿是包含着眾多的不合理訴求。為甚麼不少大學畢業生或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都要求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房子或公屋單位?為甚麼他們不自己努力工作賺錢來買房?說是賺錢不易,樓價太貴。但香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還不是一樣?那時候有多少人工作幾十年還是買不起房子?

香港進步了,但為甚麼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不同步改進呢?說讀大學不易,但如今學位已多,政府補貼已大,入學資格大幅降低,為甚麼他們不可以努力讀書,提高入學的能力呢?入大學,不少大學生是不讀書卻要求高分。我在大學教書時,年年考試都有學生交白卷,也仍然畢業。大學是易進易出。畢業生在社會上競爭力下跌,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自身能力不足,怨不了別人或社會。不願意努力卻要享受,部分年輕人這樣的訴求,社會若滿足他們,是寵壞他們,使他們帶動社會一起沉淪。

政府政策有失誤的地方,但是用暴力衝擊、霸佔道路、粗言穢語能夠提升政府的政策嗎?而即使政府吸納年輕人作為智囊,聽他們的意見,但如果他們的心態不改,只是把社會資源傾斜來縱容他們,對他們與社會哪有裨益呢?

事實上,當他們甚至提出組織臨時政府,便可見到他們的要求是怎樣的不理性。連政策也弄不清楚便要推翻政府,另組政權,不過是無知暴民的荒謬。面對這樣的年輕人,是繼續呵護,抑或是嚴正法紀,讓他們知道社會還是有規矩、有規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