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事務委員會無實權 團體促列為法定機構

「小朋友惟有餐餐食少啲,但成日叫肚餓,一有人話請嘢食,即刻爭住要食!」香港身為國際城巿,卻有廿三萬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日常生活嚴重匱乏,更有兒童三餐不繼。有團體趁六一國際兒童節,向兒童事務委員會請願,批評委員會工作緩慢,成效不彰,未能有效監察及改善香港兒童權利,令貧窮及弱勢家庭兒童仍嚴重缺乏資源,要求政府改革委員會,設獨立、法定又具實權的委員會,制訂及推進全面兒童政策。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兒童權利關注會基層兒童代表昨日一同請願,期間分享了兩個個案。身為單親媽媽的黃氏一家三口住在月租四千五百元的八十方呎劏房,已輪候公屋五年,她兩名子女在家無書桌做功課,長期屈在床上作息,有礙身心發展,加上居住環境惡劣,要與他人共用廁所及廚房,影響子女成長。由於該名媽媽月入僅一萬元,應付最基本的生活已入不敷支,莫說補習班興趣班,連三餐也未得溫飽,黃家僅希望政府有更多學生及社會資助。

無錢睇私家 急症排足11句鐘

另一個案,十歲陳小朋友曾試過哮喘復發,無財政能力去診所求醫,只能在公立醫院輪急症室,由早上八點等到晚上七點,陳小朋友最希望政府對兒童有更多醫療資助。

社協指,委員會上任已屆一年,但礙於該會既非獨立於政府,又不是法定機構,更無調查權力,未能有效處理涉及兒童權利的政策、立法和投訴,淪為「無牙老虎」。社協又稱,委員會缺乏兒童及社會大眾授權擔任委員,無代表性,亦無向相關團體直接諮詢的機制,儼如「閉門造車」,加上職權範圍不包括研究,不利主動發掘政策、立法或服務上的不足。

社協批欠透明度缺人手經費

社協又批評,委員會無公開文件,亦無邀請公眾就議題表達意見,透明度不足。而委員會僅由勞工及福利局擔任委員會的秘書處,缺乏人手及經費,導致工作進度緩慢,有委員指很多涉及兒童權利的工作較複雜及困難,均因人手不足而未起步,例如檢討相關法律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