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中流:英式民主

五月廿四日,英國首相文翠珊宣布,將於六月七日辭去保守黨黨魁與英國首相一職,「沒能在我任內實踐脫歐的承諾,我感到很遺憾」。脫歐方案三次在國會不獲通過,執政保守黨黨內逼宮,文翠珊終於坦承失敗,含淚下台,把脫歐與執政的工作交由「更適合的人選接手承擔」。

文翠珊當天在唐寧街發表一篇情詞並茂的演說,她語帶哽咽的說:「在離去之時,我的心中沒有怨懟惡意,只有真心不渝的感激……讓我有機會為這個我深愛的國家盡一分力。」她呼籲陣腳大亂的保守黨與英國社會,應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自信與樂觀:「我們的政局總是充滿壓力,但這個國家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樂道、驕傲的地方,我們絕對有資格樂觀面對未來。」她的繼任者將要尋求實現脫歐公投的方式,必須在議會找到共識。文翠珊的臨別贈言是:妥協從來不是骯髒的字眼!

文翠珊是繼戴卓爾夫人、馬卓安與卡梅倫之後,第四位因黨內歐洲政策路線分歧而下台的保守黨首相,任內一直飽受硬脫歐派與軟脫歐派的相互拉扯,一七年提前大選失掉國會獨立過半議席,讓她推動脫歐之路陷入困境,任內多達三十六位大臣與部長辭職,創下現代英國政治史的紀錄。

一六年六月英國脫歐公投「確認脫歐」後,主導公投發起卻支持「留歐」的首相卡梅倫引咎退出政壇,保守黨黨魁、首相大位就由文翠珊取而代之。一七年七月十三日,在脫歐風暴中,文翠珊正式向女王宣誓,成為英國的第二位女性首相。文翠珊任內,「脫歐」方案黨內爭議不斷,儘管英國政府與歐盟於一八年十一月達成了《脫歐草案協議》,但文翠珊三次提案表決,都因北愛爾蘭邊界問題而無法於國會闖關通過;歐盟雖勉強同意把「脫歐生效日」從一九年三月廿九日,兩度順延至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但這個時候的文翠珊已經無法統御全局,她原本打算在六月三日就《文翠珊版脫歐案》向國會提出「第四次表決」申請,內容中更附帶了「同意國會表決是否啟動『第二次脫歐公投』」的但書,豈料保守黨國會黨團在五月廿三日向文翠珊發出最後通牒:「請馬上提出辭職時間表。」翌日,文翠珊宣布辭職。

英國的民主政治足以垂範西方國家,其中一項是責任政治,文翠珊黯然下台,就是要為推動脫歐失敗而承擔責任,保守黨國會黨團逼宮聲明一出,她就隨即宣布辭職,只有遺憾,沒有戀棧。英國人民行使直接民權,公投脫歐獲得通過,保守黨政府必須執行公投結果。

「民主的價值就是必須實踐人民的選擇」,旨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