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十一輪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妥協,對中國未必是壞事,對中方代表團來說甚至是好事,否則在美國用槍指着頭的情況下簽約,就會被視為城下之盟,難逃「現代李鴻章」之名。而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遲遲未能奏效,內心的懊惱是不言而喻的。
其實用「貿易戰」形容中美關係並不準確,美國既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及敵人,甚至是「異己文明」,已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方面發動全面進攻,美國人逼着中國簽署的是一份不平等條約,中國拒簽,美國固然揮舞加稅大棒,若是中國在壓力下低頭,簽了,則無異於給自己戴上「緊箍咒」,今後美國動不動就唸咒,中方將有口難辯,永遠被動捱打。套用鄧小平的話說,中國有如十八歲姑娘,頭上的辮子多,要抓就是一大把,美國要找中國的把柄還不容易嘛。
更大的問題是,中國妥協勢必被視為軟弱可欺,今後美國將更加囂張,更吃定了中國。特朗普的前顧問爆料,今次美國提出的條件只是「冷盤」,主要為特朗普競選連任之用,一旦特朗普成功連任,才會端出「主菜」,迫使中國作出更大的讓步。
有道是,朋友是用來背叛的,合同是用來撕毀的,既然一紙婚書保證不了白頭偕老,對毀約有如翻書、退群當食生菜的特朗普來說,一紙合同更連廢紙都不如,隨時推倒重來。既然美國人不講信譽,簽不簽約是一回事,中國更沒有必要作繭自縛。
中國已是世界最大市場,有十四億消費者,即使美國市場歸於零,對中方的影響也沒有想像中大,中國只有立足自己,莊敬自強,才能贏得尊重。別看中國目前經濟困難,其實美國的困難更大,一個正在衰落的大國,在競爭中失去的只會更多。只消看看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就知道,不管獅王如何強壯,終歸要被擊敗,讓出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