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還學童一個愉快的學習及成長環境,教育局前年成立了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檢討,小組昨向教育局提交報告。報告中共提出十八項建議,包括增加家教會的津貼、制訂家長教育課程,以及推出全港性的「正向家長活動」等,冀灌輸家長正確培育子女觀念,改變過度競爭心態。
十八項建議分為短、中及長期措施。小組指短期措施是提高「家校合作活動津貼」金額供舉辦家長教育活動,增加幼稚園家教會津貼,鼓勵及協助更多幼稚園成立家教會;在學校及社區推廣「正向家長活動」,提醒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兒童的學業成績及功課表現,改變「怪獸家長」的現象。
中期及長期措施包括委託大專院校或非政府機構,按當局制訂的指引舉辦家長教育課程,對象涵蓋父母、祖父母、單親家長,以及有特殊學習需要、非華語、新來港學童的家長;亦可研發電子學習課程,讓家長透過電腦或手機自學,又建議當局鼓勵公司參與職場家長教育課程。
小組在報告中指出,而香港社會着重競爭比併,家長希望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故出現不少家長對子女的學習過度要求或規劃,令家長、學生、學校及教師的壓力與日俱增。小組主席雷添良表示,希望透過普及、多樣化和創新的家校合作和家長教育活動,提升家長快樂及正面的心態,協助他們全面了解子女的成長需要,藉此減少出現負面想法及改變過度競爭的心態,為學生締造愉快和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指,會仔細研究報告內容及建議,以採取合適的跟進工作及循序漸進地落實可行的建議,惠及不同需要的家長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