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敏巧報道】青衣區有兩個建於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半山小村落,居民出入必須要行俗稱「天堂梯」的過百級樓梯,然而兩村居民不少已年紀老邁,「天堂梯」成為歸家障礙。今年七十九歲的老漁民黃根仔當年曾協助開墾山路建村,近年身體變差無力行樓梯,入院做手術後亦要在護老院住一個月,待身體稍恢復才返家居住,黃說,村民爭取興建無障礙設施超過十年,他盼望有生之年可見證無障礙設施落成。
聖保祿村和毗鄰的漁民村是依山而建的平房小村,與一街之隔的青衣城商場高廈截然不同。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新市鎮發展,避風塘被填平,原本在荃灣、葵涌港灣一帶居於船上的漁民,遷往藍巴勒海峽對岸的門仔塘停泊船隻,即現時青衣長安邨、長發邨至青衣城一帶,其後在政府及教會的協助下興建聖保祿村及漁民村,漁民亦棄海上岸。
聖保祿村約有三百人居住,現在平均年齡七十歲,已成「長者村」,不少村民需以輪椅及拐杖輔助步行。早年以船為家的黃根仔憶述,開墾山路建村時「割草、開山、整路都親力親為」,至今他居住小村已四十五個年頭。三年前,黃做心臟搭橋手術,現需撐拐杖走路,上落百步梯實在苦不堪言:「落樓梯時膝頭痛到不得了,夏天仲熱到頭暈要坐喺樓梯抖」。村民向政府爭取興建無障礙設施逾十年,「爭取到我退休都未有」。
六旬郭氏夫婦亦在村內居住近四十年,郭先生曾兩度中風,現時需以輪椅代步,郭太太則受膝蓋老化兼生骨剌困擾,寓所雖距離地面僅二十級樓梯,但兩人行動不便,除了覆診及買菜,大都在家度日,避免出門。遇上覆診的日子,郭太太需要搬逾十公斤的輪椅落樓,然後扶丈夫落樓梯,每次出門都腳震兼汗流浹背,她慨嘆:「真係好吃力,好辛苦,唔奢望有升降機,有條斜路都好」。
身兼葵青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稱,曾多次與不同政府部門會面商討在該村左面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斜坡興建無障礙設施,但苦無進展,「政府聲稱推廣居家安老,但連基本社區設施都無」,料將增加公營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