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特區政府「特別」在何處,就表現在特別無能、特別無賴、特別無恥、特別擅長「搬龍門」方面,基建工程「豆腐渣化」,惹來怨聲載道,港府不是知恥而後勇,收緊基建安全標準,而是屈服於發展商的壓力而降低標準,而且一降再降,如此一來必然埋下重大安全隱患,根本就是草菅人命。
輕鐵天榮站去年爆出沉降問題,導致毗連的工程都要停工,為求盡快復工,當局早前「搬龍門」,建議將沉降停工指標由二十毫米大幅放寬至八十毫米,不料發展商進行支撐加固工程期間,沉降問題持續惡化,月台沉降超過八十毫米,港鐵不得不要求暫停加固工程,直至今日未能復工。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據稱發展商近日向屋宇署申請,將沉降停工指標由八十毫米進一步放寬至一百二十毫米,令不合格的工程變得「合格」,而署方有意接納申請並會批准復工。屋宇署接受查詢時,聲稱正密切監察天榮站的最新沉降水平及結構安全,並綜合各方意見以詳細審視有關修訂的建議云云,這是間接承認正在評估新建議,只是未有最後批准而已。從屋宇署猶抱琵琶半掩面的態度看,他們顯然清楚若再一次放寬指標,勢必引起各方炮轟,相信最終將以「專家評估」、「結構安全」為幌子,企圖蒙混過關。
沉降對建築物意味着甚麼,毋庸多言,當局不是責令發展商改善,反而一再放寬沉降停工指標,有指標等於無指標,真是豈有此理!難怪有區議員怒不可遏,狠批港府「無恥到極」,龍門「一搬再搬」,又踢爆運房局官員曾承諾不會再胡亂放寬停工指標,豈料「出爾反爾」。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局無底線地放寬沉降停工指標,務求工程盡早恢復,減少發展商的損失,但當局有沒有考慮過基建安全?有沒有將乘客及附近居民的安危放在心上?究竟基建是以發展商的利益為本,還是以人為本?
當初港府定出二十毫米的沉降停工指標,必定有其科學依據,如今將指標大幅放寬五倍,理據何在?沉降停工指標有如某些女明星的衫領,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今後若出現超過一百二十毫米的沉降,指標勢必繼續放寬。這也好比老師為照顧「肥佬」學生而將合格分數線由六十分一降再降,有一天考零雞蛋都合格,世上還有肥佬學生嗎?考試還有存在價值嗎?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如此荒唐的一幕,市民已屢見不鮮。沙中線會展站沉降,停工指標由原本的二十五毫米放寬至九十五毫米;東鐵大圍站沉降,停工指標由二十毫米放寬至四十毫米。放寬幅度雖然不同,但共同的是為不合格工程開綠燈,將豆腐渣工程合理化、合法化,最終香港將淪為危城。
可以說,不斷沉降的不僅是基建工程,更有安全標準及港府的道德良心、管治水平。基建危危乎,何嘗不是回歸後香港沉淪不止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