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英國醫師柏金遜紀錄了六個震顫病人,後人稱為柏金遜病。1950年代是物質醫學生化西藥起飛的年代,瑞典醫生卡森發現神經遞質多巴胺集中在大腦基底神經節控制運動的部分,他在兔子實驗破壞多巴胺儲存量,兔子即失去了移動能力;但在接受多巴胺後,兔子便恢復活動能力,他注意到兔子的運動困難與柏金遜病人相似,確認兩者有關。其他科學家證實柏金遜病者多巴胺缺乏,自始多巴胺成為治療柏金遜病者藥物。約1980至90年代,科學證明多巴胺與人類情緒有關,界定為開心神經遞質之一。
一個病人向朋友訴說心事,朋友無意中發覺她手震而懷疑她患柏金遜病,建議病人找醫生轉介專家。專家重點用生物物質醫學模型(1600s)框架,從她的手震及面具臉,判斷她有柏金遜病,繼而解釋多巴胺缺少之病因及病理惡化過程。病人抗拒吃藥,怕有副作用,但又擔心不吃藥病情會惡化。吃不吃藥都困難,從而產生壓力。
病人其後經另一友人介紹求診,希望不用吃柏金遜藥。我用生物心理社交醫學模型(1977)思想,告訴她生活不開心便是壓力,而近年科學開始證明,壓力會令多巴胺變化致柏金遜病。我說她未算柏金遜病,但她內心聚焦接受柏金遜病的標籤,從而產生負面思想,身體細胞行為會形成柏金遜病。她忽然記得當時看醫生很緊張。我給她看醫學文獻,說明診斷柏金遜病準確率未算高,但病人總覺得自己患病,要確診有病才開心。之後進行認知行為內外物質結合醫學治療療程,改變腦線路焦點,社交思維情緒身體愈來愈好。
張錦暉醫生(研究大腦可塑性醫學、內外結合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