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美貿易戰硝煙未散,美歐貿易又起紛爭,特朗普威脅向一百一十億美元的歐盟商品加徵關稅,歐盟隨即加倍反擊,提出二百億歐元的美國商品關稅臨時清單,雙方你來我往,互拋「浪頭」,這場口水戰會不會演變成真正的貿易戰,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美國威脅向歐盟商品徵稅的理由是,歐盟向空中巴士提供不公平補貼,傷害美國波音飛機。這顯然是賊喊捉賊,美國何嘗沒有向波音提供補貼?不久前世界貿易組織才裁定,美國至今仍然非法補貼波音,空中巴士更指波音過去六年接受美國政府逾百億美元非法補貼,可見雙方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中國經常被批評補貼產業,其實美國和歐盟才是真正的行家裏手,中國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
美歐之間的矛盾遠遠不止於此。特朗普口口聲聲「美國優先」,既不滿歐盟在貿易上佔美國「便宜」,更不滿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偏低,雙方離心離德,由互惠互利變成斤斤計較。在盟友眼中,美國已成為自私自利的代名詞,不再是過去那個靠得住的「大佬」,尤其美國動不動就毀約退群,動不動就舉起制裁大刀 ,既令盟友心寒,也令盟友無所適從。
近來歐盟與中國愈走愈近,經貿關係日益緊密,正是美國逼出來的。美國奉行保護主義,損人利己,歐盟只好將目光轉向中國,另尋出路。當年英國帶頭加入亞投行也好,如今意大利參與一帶一路也罷,都是基於本身利益的考量,美國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當然,歐盟始終是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同盟,不可能完全擺脫其控制,當歐盟進一步靠攏中國時,美國必然會從中破壞。更何況,中歐之間存在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明顯差異,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夥伴,歐盟國家靠近中國,只是想獲取更多經濟利益,這種因利而聚的關係,隨時也會利盡而散,中國不宜寄予過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