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施政無能派錢變擾民 跪完又跪愈補愈甩漏

港府官僚,派錢安排極混亂,致天怒人怨!現屆政府推出多項小恩小惠措施,希望藉派糖紓減市民怨氣,惟措施「未息民怨,先惹眾怒」。其中,四千元關愛共享計劃甫出台便出現手續繁複擾民、表格不足等「蝦碌」亂象,政府需七日內兩度「跪低」補鑊;至於一月起實施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更因為要收回公務員補貼,隨時出現核數行政費比補貼高的情況。立法會議員狠批政府思慮不周,推出計劃前未有考慮實際情況,令「派錢都變擾民」。

去年本港創下破紀錄的逾一萬一千億元財政儲備,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堅持不全民派錢,遭市民狠批「守財奴」,「全民派錢」之聲不絕於耳,多個政黨更威脅否決預算案。在各界激烈反對下,約一個月後陳終於跪低,宣布推出四千元選擇性派錢的「關愛共享計劃」。政府推算,整個計劃受惠人數達二百八十萬人,涉款約一百一十億元。

熱線冧檔唔夠表 索大量資料

計劃籌備近一年,於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正式開始在各區民政諮詢中心、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派表,市民亦可到職津辦的網頁下載表格。不過派表首日即亂象叢生,除熱線電話冧檔外,多區民政諮詢中心包括黃大仙、旺角、大埔等半日派罄申請表,全日共有十六個地區曾出現申請表派罄的情況,令不少長者撲空而回,有中心職員更要求市民自備白紙才能印表,變相是「要攞錢先備紙」。

除申請表不足外,計劃要求申請人遞交多項資料包括銀行戶口及住址證明等,部分市民因無法提供資料而「有錢無得攞」。政府於一月二十三日晚上先「跪低一鑊」,宣布多項改善措施,包括申請人毋須遞交住址證明、郵資不足獲政府「包底」及加印一百萬份申請表。及至一月二十九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再宣布,增加逾二百個收表地點,包括房屋委員會轄下各區屋邨辦事處,七日內兩度跪低。

7日兩補鑊 支票安排續捱轟

不過,計劃兩度補鑊後,仍然問題多多。市民若沒有以個人名義開設的銀行戶口,本來須親身前往觀塘職津辦領取現金支票,再到銀行兌換現金。政府其後擴大領取支票的地點至長沙灣、旺角及啟德的三個分區辦事處。惟四個領支票點全在九龍區,漠視港島、新界區市民需要,四個辦事處亦難以應付數十萬名市民需要。另外,當局早前表示已收到逾二百七十萬份申請,惟當中僅向約一百七十萬申請人發出確認通知,其餘約一百萬個申請仍未處理,目標在年底前才能處理所有申請。

交通補貼算到盡 公僕計餐懵

關愛共享計劃蝦碌百出,本年一月正式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亦不遑多讓。該計劃列明,市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若超過四百元,超出金額的兩成半可獲政府補貼,以每月三百元為上限。計劃出台後,公務員事務局指示各部門嚴格區分公務及私人行程車資,以免出現既報銷公務交通費,又獲交通補貼的雙重福利問題。惟有公務員團體反映,同事可能因擔心被指「博懵報數」而反覆核數,變相加重工作量,部門的行政工作亦會大增,處理和核實員工申報個案的行政費隨時比補貼金額更高。

議員倡設機制 簡化派糖手續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今次派錢的安排令人失望,一系列補鑊措施反映政府事前未有周全考慮,「好多市民反映唔識填表,手續繁複拖慢成個申請過程」,直言「成個計劃令到市民對政府印象好差。」至於交通補貼計劃,柯認為本可惠及市民,「但計法太複雜,公僕都唔知點計。」再者,政府部門要處理和核實員工申報個案,當中需要一定的行政費,令計劃「煩上加煩」。

另一名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則批評,關愛共享計劃本來已是補鑊措施,推出後卻「愈補愈漏」,直斥政府過於官僚,矯枉過正,未有「貼地」考慮市民實際需要,終招致天怒人怨,「其實最好嘅方法就係人人有份,政府應該為派糖設立機制,之後再有同類情況,可以按機制簡化手續,令市民可以更快分享到經濟成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