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正影響全球,環保團體「低碳想創坊」按《巴黎協議》作評估,指香港過去一年的氣候行動表現評級為「C-」,意味香港針對氣候變化行動表現失敗。其中本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評級最低,僅得「E+」,落後於深圳、廣州等五個亞洲城市。
「低碳想創坊」昨日發表香港首份氣候成績表,按照《巴黎協議》所列出的所有氣候行動的關鍵範疇,包括減緩、適應及體制對香港進行評級。各項目中,香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一項的評級最低,僅得「E+」,遠遠落後於亞洲其他相類城市,包括廣州、首爾、深圳、新加坡及東京。
該項目負責人施日莊(John Sayer)指出,香港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僅佔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而目標亦僅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不夠進取,故成績「包尾」。他批評,港府不斷花時間和精力來解釋困難,漠視本地可再生能源可以貢獻百分之廿一總體電力需求,和香港跨境連接智能電網的潛力,港府的表現是擺出一種失敗主義者的「做不到」態度,而非解決問題。
而上網電價計劃亦限制了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壽命和規模,只規定計劃實施年期為十五年,未有作出延長,令計劃如同「裝飾」,情況令人擔憂。
至於溫室氣體排放、建築物能源效益、低排放交通及廢物管理方面,香港的評級亦差強人意,分別為「D+」、「C+」、「C-」及「D+」,其中減排方面,香港到二○三○年的減排目標僅達三點三至三點八公噸,較《巴黎協議》中的兩公噸減排目標少七成八,代表香港將超過《巴黎協議》所定的二○三○年增溫不超過攝氏一點五度的界線,擔心會引發海平面上升問題,屆時香港部分低窪地區有機會被淹沒。
低碳想創坊主席李智明指,香港必須在多方面的氣候行動改善表現,如加大力度使用可再生能源,訂立更進取的減排目標,為實現《巴黎協議》作出貢獻。他又批評明日大嶼的環評計算粗疏,應將氣候變化令海平面上升等相關資料一併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