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逾百廢校寧養草 建過渡屋無心做

公屋輪候要等五年半,早前財政預算案撥出二十億元成立基金,支援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引來極大回響。然而,全港有近二百幅閒置官地未獲善用,有民間團體十二次申請空置校舍作過渡性房屋被拒,部分廢校只是「養草」,甚至淪探險勝地。去年雖同樣推出新計劃,資助非牟利團體翻新空置校舍,卻被評限制多多。關注團體批評,現行申請機制審批不透明,質疑政府只為應付審計署報告,無心推展計劃。

按規劃署資料,全港共有一百八十三幅空置校舍用地,可改建政府、機構或社區、住宅及其他用途,並可供非政府機構申請作短期性質的用途。該署建議將當中一百三十七幅用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惟地點大部分位於新界區,以元朗區最多。記者日前巡視發現,部分位置偏僻,校舍更被樹木遮蔽。其中元朗的達德學校一九九八年已停辦,多年來一直丟空,成為探險勝地,上址一名保安員直指,不時有人闖入探險,「成日有人偷偷爬入嚟,仲剪爛鐵絲網,又畫到周圍都係塗鴉。」

「我哋去嘅時候連地都見唔到,要用刀劈條路出嚟。」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大成表示,曾根據名單視察,發現大部分位置偏遠且欠缺配套。他質疑政府只為應付審計署報告,只公開部分「難啃」的村校位置,其他地理位置較優越的地皮則被留起,聲稱有學校申請作臨時用途,惟不少至今仍未見使用。

兩年提12申請全被拒

另有十八幅被劃為住宅用途的用地,其中葵青的石籬天主教小學及元朗的柏雨中學的校舍,分別自一四年及○五年被丟空,惟至今依然未動工。前者以短期租約出租,用作培訓中心;後者則為原校舍,大門長期上鎖,平日只有一名校工打理。除名單以外,各區仍有大量空置校舍白白丟空,有組織聯同學院於早前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而一七年申請將觀塘一間空置中學改建為過渡性房屋,預計約一年半後可提供一百伙,供約四百人居住。但遞交申請不足一個月,教育局則指需留作教育用途作為由拒絕方案,後來得知新用途於二○二二年才正式投入服務。

「我哋一七年提出,至二二年起碼白白空置五年,如果當時做過渡性房屋已經有好多人受惠!」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聯盟組織幹事陳穎彤直言,對政府做法感到錯愕,兩年內陸續提交十二個使用申請,惟全數被拒。其中位於葵涌的公立學校○七年停辦,一一年擬作聯校書庫之用,但計劃遲遲未動工。至去年十一月有關項目擱置,陳隨即向政府申請,年初卻獲回覆指有其他團體申請,需預留作政府部門用地。

為支援非政府組織善用閒置官地,政府於去年財政預算案宣布預留十億元,資助成功租地的團體進行翻新和基本工程,惟申請機構要先墊支。李大成認為,小型組織儲備不多,在未取得任何資助前,難以入紙申請,「前期工程閒閒哋都要百幾萬,如果半年後先拎得番啲錢,小型NGO(非政府組織)好難處理。」

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批評,現行機制並不透明,資訊流通性不高,申請人難以判斷被拒理由是否合理。「政府以前連張網上清單都冇,好似驚市民知多咗地方,就會提出多咗申請,佢哋就會做多咗嘢。」他指曾有兩個團體先後就同一個廢校提出申請,惟當局以前者欠缺政策支持、後者較慢申請為由拒絕。

地署:正處理38個短租申請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亦指,小型非政府組織在現時機制下未能得到太大幫助。他又指,現時部分靚地「睇到用唔到」,建議政府盡快釋放更多市區閒置官地,「唔同政府部門插咗旗,但原來十幾年後先有用,如果放番出嚟,個名單已經豐富好多。」

規劃署回覆指,新一輪的空置校舍檢討仍在進行中,完成有關檢討後會適時更新網頁。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截至今年一月底,該署正處理三十八間校舍的短期租約申請。發言人又指,過往元朗地政處亦接獲達德學校短期租約申請,惟及後申請人撤回申請,而該署每年用約四十五萬元聘請管理員駐守該校。

文:陳綺雯
圖:甘偉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