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毛蟲驚現本港泳灘,泳客要格外留神!有機會刺傷市民的海毛蟲繼去年六月出沒後,今年提早兩個月再襲本港泳灘。香港政府拯溺員總工會昨在Facebook轉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出的告示,指本港最少有五個公眾泳灘發現海毛蟲,大部分位於荃灣區,過去數日曾有市民因此受傷,康文署人員昨視察有關泳灘的海毛蟲,並將檢到的海毛蟲放回海中;有海洋生物專家指市民被海毛蟲刺傷,會出現火灼般疼痛,今年海毛蟲提早出現,或與全球暖化有關,亦不排除時值海毛蟲交配季節,牠們聚集一起被沖至近岸位置。
香港政府拯溺員總工會指,暫發現有懷疑海毛蟲聚集的泳灘包括荃灣區的釣魚灣、海美灣、麗都灣、更生灣及近水灣。主席鄧子安向本報表示,他當值的釣魚灣近日出現海毛蟲,通常是六、七隻聚集在一起,每隻約有六、七厘米長,呈淺棕色,全身長出尖刺,狀甚恐怖。據經驗,海毛蟲通常季節性地在沿岸聚集,甚少主動攻擊泳客。
不過,鄧表示,近日曾目睹有小朋友觸摸海毛蟲被刺傷,呼籲家長要小心照顧小孩,因為大部分受傷的個案為小朋友好奇嘗試捕捉海毛蟲,又或不小心踏着海毛蟲而被刺傷。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海毛蟲是自然的海洋生物,該署近日在荃灣區部分泳灘包括麗都灣、更生灣、海美灣、汀九灣及釣魚灣的水域發現小量海毛蟲,已在荃灣區一帶泳灘張貼告示提醒游泳人士。
發言人提醒市民,在泳灘發現海洋生物,切勿嘗試捕捉或觸摸,若不慎被海洋生物刺傷,可到泳灘的救傷站尋求協助,救生員會即時為傷者清洗傷口。如有需要,該署職員會協助召喚救護車,把傷者送院進一步治療。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表示,海毛蟲是底棲動物,偶然會到沙面覓食或在水中游動。海毛蟲腿上的微細硬毛布滿毒腺,如被牠們刺傷,皮膚會痕癢、紅腫及起膿。
資料顯示,本港多個泳灘去年六月亦曾出現海毛蟲,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榮譽助理教授邱倩婷表示,海毛蟲(chloeia)一般躲在礁石及珊瑚上,屬肉食生物,通常在黃昏及清晨時分覓食,會爬到近岸甚至沙灘,身長可達十厘米,身上的刺有毒液,一旦被刺傷,會有火灼般的疼痛,若未能即時求醫,最好先用鉗將刺鉗走,然後用消毒酒精消毒,若情況嚴重,須到醫院接受治療。
至於海毛蟲今年提早兩個月出現,邱倩婷指暫未知是否與地球暖化有關,要先量度海水溫度才能進一步判斷,但亦不排除與海毛蟲於春季交配有關,牠們聚集一起被沖至近岸位置,另外,如泳灘曾出現紅潮,之後亦可能出現海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