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大浪淘沙 榮辱互見

「亞洲四小龍」是過去式的歷史名詞,漸漸消失於公眾視野,但作為曾經的輝煌,還是偶爾會被拿來品評、比較一番。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六萬四千美元,香港是四萬八千多美元,南韓是三萬一千多美元,台灣只有兩萬五千美元。很明顯,經過這些年各自修行,四小龍際遇不同,榮辱互見,本來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如今已漸漸拉開距離,新加坡一枝獨秀,台灣淪為包尾大幡,再也無法相提並論。

難怪有人說,四小龍已不復存在。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台灣確實很難再以小龍自居。然而,台灣並非一直如此不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經濟增長率及出口數字都曾經高踞四小龍之首,以致有「台灣錢淹腳目」的形象說法。可惜好景不常,隨着政黨惡鬥愈演愈烈,社會撕裂不斷惡化,導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錢淹腳目」的情形消失了,剩下的只有「22K」的尷尬。面對如此不堪局面,民進黨當局沒有認真反思,反而變本加厲操弄政治議題,製造兩岸對立,將台灣進一步推入深淵。

眾所周知,當年亞洲四小龍能夠崛起,主要是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出口帶動經濟。更重要的是,當年中國大陸閉關鎖國,與外界幾乎隔絕,四小龍才有一展所長的機會,後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經濟快速崛起,四小龍優勢漸失,競爭力下跌,不復昔日榮光。本來,四小龍根基紮實,家底雄厚,如果像新加坡和南韓那樣專注發展經濟民生,還是大有可為的,偏偏這些年台灣和香港陷入政治泥沼,一味內鬥內耗,鬧得雞犬不寧,以致日益沉淪。過去四小龍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相形見絀,新加坡人均GDP比台灣多一倍有餘,比香港多三成,豈是無因。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亞洲四小龍的興衰起跌,既是大浪淘沙的結果,也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