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最高法「二意」難挽企業家「三心」

最高法院及最高檢察院每年一度的「兩高」報告總是備受關注。高法、高檢是難兄難弟,一向是反對票最多的兩家票王,每年都要收到幾百張反對票。有人認為這是民主的體現,倒不如說代表們欺軟怕硬。

其他選舉、報告的主角,都位列最高領導層,代表們縱有不滿,惹得起嗎?而最高法、最高檢聽起來很高大上,實際還要聽命於政法委,兩高負責人在領導人排序中位居四十名開外。況且兩高既不管人事,也不管財政撥款,就是有腐敗貪污,中紀委不先發話,兩高又安敢造次。所以,代表委員壓根兒不把兩高放在眼裏。

奉旨辦案 安撫情緒

而且兩高名義上是互相制約,實則一盤棋。兩份報告猶如上下聯,許多內容彼此呼應,比如孫政才案,比如正當防衞問題,都連說兩遍。由於今年經濟惡化,加之對美貿易戰,故而保護企業成為焦點。兩高對此都着墨很多,文采也交相輝映,排比連連。

這邊廂,最高法「兩個堅決」「三個心」,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那邊廂,最高檢「三個平等」「三個區分」,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平等,區分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區分產權糾紛與惡意侵佔、區分個人財產與企業法人財產。官媒不乏溢美之詞,認為這體現了兩高對企業的誠意善意等「二意」。

不過,這「二意」能否真正挽回企業家的「三心」,實在不容樂觀。去年,最高法平反了物美張文中案,對科龍顧雛軍案也展開重審。然而這當中,法院究竟發揮了多少能量,大家都心知肚明。兩起案件過去了十幾年,從未見兩高有所行動,現在突然提出來,也只是奉旨辦案,出於經濟穩定、安撫企業家情緒之需。實際上是政治判決在前,法律判決做個白手套,跟反腐套路一樣。代表們之所以敢看不起兩高,也在於看穿了其不過是銀樣鑞槍頭。

去年是近十年來經濟最差的一年,貿易戰只不過是外因,最主要的內因是對企業家信心的沉重打擊。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黑貓白貓的實用哲學以及絕不出頭的韜晦政策指導下,中國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不斷給民企鬆綁,對外企降低門檻。至於馬列主義那一套,除了偶爾在行文格式上沿用一下,早就被拋到太平洋了。

然而去年,先是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繼而舉行最高規格大會隆重紀念「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眾所周知,《共產黨宣言》的核心要義就是要階級鬥爭、消滅私有制、國有化壟斷。而後,諸如私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等論調甚囂塵上,甚至某部長都公然叫囂要組織工人參與民企管理。

這種情況下,民企如何能安心、放心、專心?另外,做大做強國企、國進民退已經成了主流大方向,國企民企根本的政治地位都不平等,僅僅鼓吹名義上的法律平等,在中國的現實中究竟有多大意義,毋須贅言。很多東西,不首先將思想混亂廓清,再清晰的法律條文,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