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本月底英國脫歐死線愈來愈近,英國國會連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也提不出來。下議院周二再度表決首相文翠珊提出的脫歐協議,能否過關令人懷疑。人們看到的是,英國脫歐鬧劇一路走來,以一個「騙」字貫徹其中,「騙」不了就一味靠嚇,可謂丟人現眼。
歐盟的英國脫歐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近日指出,由於執行脫歐程序需時,即使文翠珊方案獲國會通過,英國延遲脫歐已無可避免。事實上,文翠珊目前面對巨大壓力,保守黨議員貝克聯同民主統一黨副黨魁杜立志在報上撰文,狠批脫歐過程拖泥帶水、曠日持久,大失民心。另一方面,蘇格蘭民族黨亦在國會提出修訂案,要求一旦無協議下脫歐,必須再進行公投。
有趣的是,文翠珊一方面聲稱若其方案被國會否決,英國就有可能永遠脫不了歐;另一方面又警告英國可能面對無協議的硬脫歐,兩種說法表面看似矛盾,但爭取國會通過協議,好讓她在歐盟談判桌上有點「揸拿」的用意則一,其處境之窘迫可見一斑。
歐盟跟英國就脫歐安排的分歧,由始至終糾纏在北愛爾蘭跟愛爾蘭的邊界安排問題。根據歐盟提出的「最後擔保」方案,雙方之間繼續不設邊界,而在英國脫歐之後,北愛仍然會留在歐盟的單一市場及海關聯盟中。英國人一方面擔心北愛爾蘭將從英國分裂出去,另一方面擔心英國跟歐盟「藕斷絲連」,脫了等於沒脫。至此人們不禁要問,如此基本的問題,當初公投時為何沒有處理?
這就不得不提當初發動公投的前首相卡梅倫。他企圖借民意壓力堵住「脫歐派」的嘴,同時將國內脫歐民意當作跟歐盟談判更佳待遇的「籌碼」,最後弄巧成拙。而脫歐派政客欺騙選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包括「脫歐每周可節省三億五千萬英鎊」等口號,事後證明子虛烏有,特別是前外相約翰遜,藉公投一役暴得大名,其後文翠珊接任首相,委任約翰遜為外相,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你行你上」,約翰遜既然將脫歐吹得天花亂墜,由他領導相關工作最適合不過。然而讓人錯愕的是,約翰遜中途辭職走人,還不時對文翠珊冷嘲熱諷,有人將他比喻為一個縱火犯逃之夭夭後,指摘消防員救火不力,可謂一針見血。
當然,要說被騙得最慘的,還要數蘇格蘭人。當年公投蘇格蘭人選擇留下,主要是衝着英國的歐盟身份,豈料未幾英國即公投脫歐,情況就像有球迷因收看心水足球聯賽而與某個電視台簽約後,轉播權即告取消。可以想像,如果英國脫歐跟「蘇獨」公投舉行的次序互換,結果肯定大不一樣。
英國政客除了「欺人」,其實也是「自欺」。他們高估英國的實力,一味以為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弄得如今「想脫又不知如何脫」的尷尬境地。而即使最終能勉強留歐,一來國內撕裂的民意難以修復;二來經過一輪紛紛擾擾,傷害已經造成,花旗、高盛等投資銀行早前透露,不管英國脫歐結果如何,仍會將大部分業務轉移到歐洲。自作孽,不可活,英國人自編自導自演這場「脫歐」鬧劇,苦果只能自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