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些年長的親人,每隔兩年就從外國返回香港一次,順道會使用醫療券,幾乎每次都有不愉快經歷,最新一次就是與配眼鏡有關。
先說再上一次老人返港,到牙醫處說好要補好所有牙齒,護士先查看醫療券所剩金額,醫生隨後開始補牙,補完了剛巧用光所有醫療券,但偏偏剩下最壞的牙齒未補。老人問醫生,對方說快到新一年了,你將有新一批醫療券,過兩個月再來,才替你修吧。老人為之氣結,但也心清眼亮,知道即便下年再去光顧,到時醫生除補那一隻壞牙外,恐怕又會告訴他發現新的問題牙齒,定然要將新的醫療券用盡為止。
老人家後來自己付錢找別的醫生,把牙齒全部修好了,他三個月前又返港一趟,今次就見識了眼鏡店盤剝長者醫療券的技巧。他配了一副價值四千多元的眼鏡,這可能是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一輩子為自己買過最貴的東西了。老人光顧一家大型連鎖眼鏡店,我也曾在這類店舖配過眼鏡,知道除非指定要用名牌眼鏡框,否則是用不着四、五千元配一副的。
老人一進店,職員先向他取身份證,查到尚有四千多元醫療券,對方見獵心喜,於是就開展行動,攀關係、出美言,甚麼方式都用,而更高明的手法,是整個過程耗上三數小時,作疲勞轟炸,使你不由得不入套。筆者未有資格領醫療券,我配眼鏡是用現金的,記得上次光顧,由選購到驗眼再到結帳,只消半小時便行。
最後,老人不但用盡了四千多元的醫療券剩額,就連從別處得來的優惠券都得花光,初時還說要再補現金數百元才行,老人堅持拒絕,職員才說可另選一款低價點的鏡片而作罷。
以此觀之,長者醫療券肯定有被濫用,故政府除加強監管外,更重要是應加強宣傳,以提醒長者在消費過程中,容易碰到的各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