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爆煲 物理治療師 流失率新高

公立醫院頻頻「爆廠」,財政預算案雖然撥款七億「救火」支援前線醫護人員,但一眾物理治療師認為港府漠視他們的處境,沉重工作量令其苦不堪言,物理治療師流失率於一七至一八年創新高達百分之七點六,遠高於新增人手的百分之三,人手不足問題不但令物理治療人員工作量不勝負荷,令員工士氣低落,更連累病人要輪候三十三至四十五周才接受治療。關注組織要求醫管局增聘人手,將薪酬制度專業課程學位化,提升整體醫療質素及員工士氣,以及紓減病人輪候時間。

物理治療起動表示,現時部門正面對人手嚴重短缺問題,接受物理治療的住院病人由五年前的二百五十多萬宗,增加兩成至一七至一八年的三百多萬宗;門診病人則由一百二十多萬宗,增加近百分之十五至一百四十多萬宗,但物理治療人手卻是「負增長」狀態,情況令人擔憂。

影響康復成效 損員工士氣

該團體引用去年下半年的數據,指醫管局物理治療門診的穩定新症個案,最長的輪候時間約為三十三點三周,當中東區醫院及將軍澳醫院更要輪候四十五周,為加快處理個案不得不縮短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及次數,此舉不但影響病人康復成效,更會增加病人復發而需再入院的可能性,惡性循環下令職員感到意興闌珊。

斥撥款「鴕鳥政策」 無補於事

團體直指,港府一廂情願以為向醫管局撥款便可以改善醫療困局,直指只是「鴕鳥政策」,認為應實際從員工士氣低落及流失率嚴重方面改善問題,要求局方檢討及改善現時部門人手編制、將薪酬制度專業課程學位化及推動公私營協作計劃,減輕對公營醫療系統的負荷。

醫管局回覆指,一直非常重視公立醫院物理治療師人手情況,並已推出多項增聘及挽留人手的措施,包括全力招聘物理治療師、增加晉升機會、加強培訓及為新入職員工恢復每年增薪安排。

醫管局:會持續檢視人手

為配合服務需要,過去幾年均有增加物理治療師和治療助理人手以紓緩工作量。局方又指會持續檢視人手及推行各項計劃,以配合服務需要和維持服務水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